诗词六六 > 诗文 > 酬丁柴桑 > 译文与注释

酬丁柴桑

[魏晋]:陶渊明

有客有客,爰来爰止。秉直司聪,于惠百里。
餐胜如归,聆善若始。匪惟谐也,屡有良由。
载言载眺,以写我忧。放欢一遇,既醉还休。
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酬:本义为客人给主人祝酒后,主人再次给客人敬酒作答。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酬,主人进客也。”后又指以诗文相赠答,如唱酬,酬对。
丁柴桑:柴桑县令,名字不详。
一说:柴桑县令刘程之于元兴二年(403)弃官归隐,接替他的便是诗题中姓丁的县令。由此推知此诗约作于义熙元年(405)前后,陶渊明41岁左右。
(2)“有客”二句:有客有客:现代古直《陶靖节诗笺注定本》引春秋《诗经·周颂·有客》:“有客有客。”东汉郑玄笺注:“重言之者,异之也。”又引《诗经·邶风·斯干》:“爰居爰处。”郑玄笺注:“爰,于也。” 止:语助词。爰止: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诗经·小雅·采芑》:“鴪彼飞隼,其飞戾天,亦集爰止。”此二句的意思是,陶渊明所敬重的柴桑丁县令,自外地来,居于此。
(3)“秉直”二句:秉:持。直:正直。唐房玄龄《晋书·李舍传》:“实有史鱼秉直之风。” 司:掌管。聪:听闻。司聪:①谓司听察。指弹劾纠察。春秋左丘明等撰《左传·昭公九年》:“女为君耳,将司聪也。”②官名,西汉王莽新政设置,负责听察臣下过失。此处“司聪”之意,当代逯钦立《陶渊明集》校注为:“司聪,为皇帝听察民隐。”于:当代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为。西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因于解悲愁之辞。”东汉郑玄《仪礼注》:“于,为也。”惠:仁爱,恩惠。《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君之惠。”百里:代指一县所管辖的区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东汉蔡邕《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陕余庆。”
(4)“餐胜”二句:餐:吸取,听从。胜:胜理,至言,指正确的道理、中肯的言论。归:归依、归属。西汉刘向编、战国《战国策·燕策》:“樊将军以贫困来归丹,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飡胜如归:意思是采纳正确的意见就像归顺于明主一样喜悦。矜:jīn,注重,崇尚,敬重。西汉贾谊《陈政事疏》:“故人矜节行。” 矜善若始: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意谓珍惜自己之善德,久而不怠,一如开始。
(5)“匪惟”二句:匪:同“非”。匪惟:不只是,不仅仅。谐:和谐,融洽。由:原由,缘故。西汉司马迁《史记》:“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
(6)“载言”二句:载:且,又。写:倾诉,宣泄,抒发。春秋《诗经·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西晋陆云《失题》:“何以含忍,寄之此诗;何以写思,记之斯辞。”
(7)“放欢”二句:放欢:放开胸怀,尽情欢畅。此二句说,一见就尽情欢畅痛饮,醉方休。此为陶渊明待挚友的常态。其诗《与殷晋安别》:“一遇尽殷勤。”
(8)“实欣”句:心期:①1. 两心契合,心中相许,知心。②深交。南朝梁代任昉《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诗:“客心幸自弭,中道遇心期。”南朝李大师、唐李延寿《南史·向柳传》:“我与士逊心期久矣,岂可一旦以势利处之。” 实欣:实为欢欣之事。

陶渊明简介

魏晋·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或云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 陶渊明的诗(159篇) ► 陶渊明的名句(20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