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陈文蔚 > 陈文蔚的名言名句

陈文蔚千古名句

本页收录陈文蔚的名句/名言大全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名人名句的介绍可以了解陈文蔚的文字风格。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陈文蔚经典语录或喜欢的陈文蔚的古诗名句,欢迎分享。

  • 1. 乘风且归欤,投林有昏鸦。展开
    至后一百五,春光正韶华。
    往往天气少,多与人事差。
    今年特清朗,川原烂红霞。
    埋头卷书册,访友况不赊。
    尽日俱襄阳,满城同看花。
    百种斩红紫,意气各雄奈。
    忽焉有如呼,径醉碧桃家。
    主人意厚甚,更约观金沙。
    而我方与子,浩荡兴无涯。
    但恐催日驭,所幸未西斜。
    行行复行行,小筑逢异葩。
    杂然不知名,品品亦自嘉。
    园翁旋相问,酌酒仍烹茶。
    珍重颇深简,市井避喧哗。
    子乃若有告,未语先咨嗟。
    愿言更出郭,前林路非遐。
    会当有奇遇,始信我不讹。
    果见山下蒙,一泓莹无瑕。
    渊然蟠蛟龙,不为藏黾蛙。
    稍稍出奇怪,罗列如髻丫。
    须臾耸崭绝,炼不经女娲。
    特立如丈夫,匪可干以邪。
    相与发浩叹,题品乃未加。
    因念世沈晦,岂但如尔耶。
    乘风且归欤,投林有昏鸦。
    聊为赋此诗,醉笑歌龙蛇。

    陈文蔚:《甲寅寒食日访徐子融子融同出游晚归志所历二

  • 2. 爱莲往往缘青壁,俯笑凡人无路觅。展开
    青山屋上名荷湖,故知下有神仙居。
    全似太华峰头玉井样,花开十丈世所无。
    自有天地此山有,谁人种得如船藕。
    造物不肯轻畀付,付与湛溪云隐手。
    云隐济入阴德多,有如此藕痊沉痾。
    自炼还丹成九转,方瞳点漆颜长酡。
    甚不爱飞霞千树结蟠桃,甚不爱溪千顷涨葡萄。
    蟠桃入口那能基比密,湛溪不抵酒滴真珠槽。
    爱莲往往缘青壁,俯笑凡人无路觅。
    不知身世若为高,但见照人双眼碧。
    寄语峰头十丈花,年年来伴枣如瓜。
    不须更记岁与月,只记山前云隐家。

    陈文蔚:《荷湖行为赵忠州寿

  • 3. 加之西邻与东舍,往往黄发皆儿齿。展开
    吾家本是田家子,其先世世居田里。
    儿因逐食浪飘蓬,欲归无以供甘旨。
    吾翁亦能某淡薄,日夕饭疏而饮水。
    浑然质朴古人风,固应自有长生理。
    筋骸虽老自康健,聪明少壮犹难比。
    了无机械足怡神,不生嗜好强精髓。
    人间可慕是荣华,人间可羡为豪侈。
    荣华有似庭下花,芳菲之日知能几。
    豪侈真如草头露,不能顷刻朝阳里。
    谁知贫贱自安分,年年如此只如此。
    吾乡自来丙山高,位当南极崔嵬起。
    吾家门门对比山,算高欲与山同纪。
    加之西邻与东舍,往往黄发皆儿齿。
    酒熟长愿相招呼,一笑忘形相汝尔。

    陈文蔚:《戊寅老人生旦

  • 4. 慷慨自奋歌此章,老去不知情激烈。展开
    来时积雪归途熟,暗中流换惊时节。
    所幸康宁九十亲,依然堂上垂华发。
    随意何当足甘旨,斑衣日戏慈颜悦。
    丈夫事业有用舍,穷通不能必分别。
    直须用和随处处,无徒潇洒送日月。
    嗟嗟世人泣岐路,东乡久哉吾计决。
    终当练马扶桑树,车行万里谁能遏。
    慷慨自奋歌此章,老去不知情激烈。

    陈文蔚:《自铅山归上饶途中感与

  • 5. 杂然不知名,品品亦自嘉。展开
    至后一百五,春光正韶华。
    往往天气少,多与人事差。
    今年特清朗,川原烂红霞。
    埋头卷书册,访友况不赊。
    尽日俱襄阳,满城同看花。
    百种斩红紫,意气各雄奈。
    忽焉有如呼,径醉碧桃家。
    主人意厚甚,更约观金沙。
    而我方与子,浩荡兴无涯。
    但恐催日驭,所幸未西斜。
    行行复行行,小筑逢异葩。
    杂然不知名,品品亦自嘉。
    园翁旋相问,酌酒仍烹茶。
    珍重颇深简,市井避喧哗。
    子乃若有告,未语先咨嗟。
    愿言更出郭,前林路非遐。
    会当有奇遇,始信我不讹。
    果见山下蒙,一泓莹无瑕。
    渊然蟠蛟龙,不为藏黾蛙。
    稍稍出奇怪,罗列如髻丫。
    须臾耸崭绝,炼不经女娲。
    特立如丈夫,匪可干以邪。
    相与发浩叹,题品乃未加。
    因念世沈晦,岂但如尔耶。
    乘风且归欤,投林有昏鸦。
    聊为赋此诗,醉笑歌龙蛇。

    陈文蔚:《甲寅寒食日访徐子融子融同出游晚归志所历二

  • 6. 天理循自然,非敢故羁束。展开
    我说病闭门,机间了无触。
    故人送诗来,绸缪写心曲。
    胡乃稽报章,悼往牵服属。
    天理循自然,非敢故羁束。
    人生寿天定,心要无愧恧。
    逞欲千乘危,安分一瓢足。
    范睢倾穰侯,郦寄卖吕禄。
    何如北窗卧,酒熟巾自漉。
    况有圣贤书,可洗昏花目。
    一任岁月驶,流徙惊转瞩。
    安知疾疢馀,非以石攻玉。

    陈文蔚:《和余方叔病中见寄

  • 7. 丈夫事业有用舍,穷通不能必分别。展开
    来时积雪归途熟,暗中流换惊时节。
    所幸康宁九十亲,依然堂上垂华发。
    随意何当足甘旨,斑衣日戏慈颜悦。
    丈夫事业有用舍,穷通不能必分别。
    直须用和随处处,无徒潇洒送日月。
    嗟嗟世人泣岐路,东乡久哉吾计决。
    终当练马扶桑树,车行万里谁能遏。
    慷慨自奋歌此章,老去不知情激烈。

    陈文蔚:《自铅山归上饶途中感与

  • 8. 况复揭扁榜,字画天下奇。展开
    书阁高几寻,其高不可知。
    但见读书人,心与千古期。
    藉此间旷地,端坐穷轩羲。
    世尘飞不到,月霁光风吹。
    况复揭扁榜,字画天下奇。
    妙有指南处,世人那易窥。
    昔闻堂上声,斩轮尝笑之。
    而子得学省,不觉糟粕遗。
    终日几案乐,舍此归其谁。

    陈文蔚:《寄题吴伯丰所居二首·读书阁

  • 9. 白酒年年造酒巡,膝下戏彩娱慈亲。展开
    陶陶太古民风淳,诈伪不萌情意真。
    何尝吐纳事屈伸,往往皆为百岁人。
    中古便似秋冬辰,和气无复如阳春。
    机巧百出妄喜嗔,七十者稀以为珍。
    我翁逍遥常幅巾,朴素几与太古邻。
    饮食淡泊厌膻荤,衣裘不择敝与新。
    日日娱嬉寂寞滨,甘与圣世为遗民。
    天锡遐龄登九旬,回视同庚皆土尘。
    炯然双眸且精神,坚强直可齐松椿。
    儿孙虽不侧朝绅,家庭礼法粗克遵。
    白酒年年造酒巡,膝下戏彩娱慈亲。

    陈文蔚:《辛已老人生旦

  • 10. 炯然双眸且精神,坚强直可齐松椿。展开
    陶陶太古民风淳,诈伪不萌情意真。
    何尝吐纳事屈伸,往往皆为百岁人。
    中古便似秋冬辰,和气无复如阳春。
    机巧百出妄喜嗔,七十者稀以为珍。
    我翁逍遥常幅巾,朴素几与太古邻。
    饮食淡泊厌膻荤,衣裘不择敝与新。
    日日娱嬉寂寞滨,甘与圣世为遗民。
    天锡遐龄登九旬,回视同庚皆土尘。
    炯然双眸且精神,坚强直可齐松椿。
    儿孙虽不侧朝绅,家庭礼法粗克遵。
    白酒年年造酒巡,膝下戏彩娱慈亲。

    陈文蔚:《辛已老人生旦

  • 11. 所幸康宁九十亲,依然堂上垂华发。展开
    来时积雪归途熟,暗中流换惊时节。
    所幸康宁九十亲,依然堂上垂华发。
    随意何当足甘旨,斑衣日戏慈颜悦。
    丈夫事业有用舍,穷通不能必分别。
    直须用和随处处,无徒潇洒送日月。
    嗟嗟世人泣岐路,东乡久哉吾计决。
    终当练马扶桑树,车行万里谁能遏。
    慷慨自奋歌此章,老去不知情激烈。

    陈文蔚:《自铅山归上饶途中感与

  • 12. 往往天气少,多与人事差。展开
    至后一百五,春光正韶华。
    往往天气少,多与人事差。
    今年特清朗,川原烂红霞。
    埋头卷书册,访友况不赊。
    尽日俱襄阳,满城同看花。
    百种斩红紫,意气各雄奈。
    忽焉有如呼,径醉碧桃家。
    主人意厚甚,更约观金沙。
    而我方与子,浩荡兴无涯。
    但恐催日驭,所幸未西斜。
    行行复行行,小筑逢异葩。
    杂然不知名,品品亦自嘉。
    园翁旋相问,酌酒仍烹茶。
    珍重颇深简,市井避喧哗。
    子乃若有告,未语先咨嗟。
    愿言更出郭,前林路非遐。
    会当有奇遇,始信我不讹。
    果见山下蒙,一泓莹无瑕。
    渊然蟠蛟龙,不为藏黾蛙。
    稍稍出奇怪,罗列如髻丫。
    须臾耸崭绝,炼不经女娲。
    特立如丈夫,匪可干以邪。
    相与发浩叹,题品乃未加。
    因念世沈晦,岂但如尔耶。
    乘风且归欤,投林有昏鸦。
    聊为赋此诗,醉笑歌龙蛇。

    陈文蔚:《甲寅寒食日访徐子融子融同出游晚归志所历二

  • 13. 何尝吐纳事屈伸,往往皆为百岁人。展开
    陶陶太古民风淳,诈伪不萌情意真。
    何尝吐纳事屈伸,往往皆为百岁人。
    中古便似秋冬辰,和气无复如阳春。
    机巧百出妄喜嗔,七十者稀以为珍。
    我翁逍遥常幅巾,朴素几与太古邻。
    饮食淡泊厌膻荤,衣裘不择敝与新。
    日日娱嬉寂寞滨,甘与圣世为遗民。
    天锡遐龄登九旬,回视同庚皆土尘。
    炯然双眸且精神,坚强直可齐松椿。
    儿孙虽不侧朝绅,家庭礼法粗克遵。
    白酒年年造酒巡,膝下戏彩娱慈亲。

    陈文蔚:《辛已老人生旦

  • 14. 妙有指南处,世人那易窥。展开
    书阁高几寻,其高不可知。
    但见读书人,心与千古期。
    藉此间旷地,端坐穷轩羲。
    世尘飞不到,月霁光风吹。
    况复揭扁榜,字画天下奇。
    妙有指南处,世人那易窥。
    昔闻堂上声,斩轮尝笑之。
    而子得学省,不觉糟粕遗。
    终日几案乐,舍此归其谁。

    陈文蔚:《寄题吴伯丰所居二首·读书阁

  • 15. 嗟嗟世人泣岐路,东乡久哉吾计决。展开
    来时积雪归途熟,暗中流换惊时节。
    所幸康宁九十亲,依然堂上垂华发。
    随意何当足甘旨,斑衣日戏慈颜悦。
    丈夫事业有用舍,穷通不能必分别。
    直须用和随处处,无徒潇洒送日月。
    嗟嗟世人泣岐路,东乡久哉吾计决。
    终当练马扶桑树,车行万里谁能遏。
    慷慨自奋歌此章,老去不知情激烈。

    陈文蔚:《自铅山归上饶途中感与

  • 16. 我翁逍遥常幅巾,朴素几与太古邻。展开
    陶陶太古民风淳,诈伪不萌情意真。
    何尝吐纳事屈伸,往往皆为百岁人。
    中古便似秋冬辰,和气无复如阳春。
    机巧百出妄喜嗔,七十者稀以为珍。
    我翁逍遥常幅巾,朴素几与太古邻。
    饮食淡泊厌膻荤,衣裘不择敝与新。
    日日娱嬉寂寞滨,甘与圣世为遗民。
    天锡遐龄登九旬,回视同庚皆土尘。
    炯然双眸且精神,坚强直可齐松椿。
    儿孙虽不侧朝绅,家庭礼法粗克遵。
    白酒年年造酒巡,膝下戏彩娱慈亲。

    陈文蔚:《辛已老人生旦

  • 17. 百种斩红紫,意气各雄奈。展开
    至后一百五,春光正韶华。
    往往天气少,多与人事差。
    今年特清朗,川原烂红霞。
    埋头卷书册,访友况不赊。
    尽日俱襄阳,满城同看花。
    百种斩红紫,意气各雄奈。
    忽焉有如呼,径醉碧桃家。
    主人意厚甚,更约观金沙。
    而我方与子,浩荡兴无涯。
    但恐催日驭,所幸未西斜。
    行行复行行,小筑逢异葩。
    杂然不知名,品品亦自嘉。
    园翁旋相问,酌酒仍烹茶。
    珍重颇深简,市井避喧哗。
    子乃若有告,未语先咨嗟。
    愿言更出郭,前林路非遐。
    会当有奇遇,始信我不讹。
    果见山下蒙,一泓莹无瑕。
    渊然蟠蛟龙,不为藏黾蛙。
    稍稍出奇怪,罗列如髻丫。
    须臾耸崭绝,炼不经女娲。
    特立如丈夫,匪可干以邪。
    相与发浩叹,题品乃未加。
    因念世沈晦,岂但如尔耶。
    乘风且归欤,投林有昏鸦。
    聊为赋此诗,醉笑歌龙蛇。

    陈文蔚:《甲寅寒食日访徐子融子融同出游晚归志所历二

  • 18. 荣华有似庭下花,芳菲之日知能几。展开
    吾家本是田家子,其先世世居田里。
    儿因逐食浪飘蓬,欲归无以供甘旨。
    吾翁亦能某淡薄,日夕饭疏而饮水。
    浑然质朴古人风,固应自有长生理。
    筋骸虽老自康健,聪明少壮犹难比。
    了无机械足怡神,不生嗜好强精髓。
    人间可慕是荣华,人间可羡为豪侈。
    荣华有似庭下花,芳菲之日知能几。
    豪侈真如草头露,不能顷刻朝阳里。
    谁知贫贱自安分,年年如此只如此。
    吾乡自来丙山高,位当南极崔嵬起。
    吾家门门对比山,算高欲与山同纪。
    加之西邻与东舍,往往黄发皆儿齿。
    酒熟长愿相招呼,一笑忘形相汝尔。

    陈文蔚:《戊寅老人生旦

  • 19. 世上风波恶,胸中矛盾无。展开
    道义虽同趣,穷通奈两管。
    蜀闽歌召杜,莘野乐唐虞。
    世上风波恶,胸中矛盾无。
    交情岁寒见,故我即今吾。

    陈文蔚:《和赵忠州见寄

  • 20. 浑然质朴古人风,固应自有长生理。展开
    吾家本是田家子,其先世世居田里。
    儿因逐食浪飘蓬,欲归无以供甘旨。
    吾翁亦能某淡薄,日夕饭疏而饮水。
    浑然质朴古人风,固应自有长生理。
    筋骸虽老自康健,聪明少壮犹难比。
    了无机械足怡神,不生嗜好强精髓。
    人间可慕是荣华,人间可羡为豪侈。
    荣华有似庭下花,芳菲之日知能几。
    豪侈真如草头露,不能顷刻朝阳里。
    谁知贫贱自安分,年年如此只如此。
    吾乡自来丙山高,位当南极崔嵬起。
    吾家门门对比山,算高欲与山同纪。
    加之西邻与东舍,往往黄发皆儿齿。
    酒熟长愿相招呼,一笑忘形相汝尔。

    陈文蔚:《戊寅老人生旦

  • 21. 特立如丈夫,匪可干以邪。展开
    至后一百五,春光正韶华。
    往往天气少,多与人事差。
    今年特清朗,川原烂红霞。
    埋头卷书册,访友况不赊。
    尽日俱襄阳,满城同看花。
    百种斩红紫,意气各雄奈。
    忽焉有如呼,径醉碧桃家。
    主人意厚甚,更约观金沙。
    而我方与子,浩荡兴无涯。
    但恐催日驭,所幸未西斜。
    行行复行行,小筑逢异葩。
    杂然不知名,品品亦自嘉。
    园翁旋相问,酌酒仍烹茶。
    珍重颇深简,市井避喧哗。
    子乃若有告,未语先咨嗟。
    愿言更出郭,前林路非遐。
    会当有奇遇,始信我不讹。
    果见山下蒙,一泓莹无瑕。
    渊然蟠蛟龙,不为藏黾蛙。
    稍稍出奇怪,罗列如髻丫。
    须臾耸崭绝,炼不经女娲。
    特立如丈夫,匪可干以邪。
    相与发浩叹,题品乃未加。
    因念世沈晦,岂但如尔耶。
    乘风且归欤,投林有昏鸦。
    聊为赋此诗,醉笑歌龙蛇。

    陈文蔚:《甲寅寒食日访徐子融子融同出游晚归志所历二

  • 22. 来时积雪归途熟,暗中流换惊时节。展开
    来时积雪归途熟,暗中流换惊时节。
    所幸康宁九十亲,依然堂上垂华发。
    随意何当足甘旨,斑衣日戏慈颜悦。
    丈夫事业有用舍,穷通不能必分别。
    直须用和随处处,无徒潇洒送日月。
    嗟嗟世人泣岐路,东乡久哉吾计决。
    终当练马扶桑树,车行万里谁能遏。
    慷慨自奋歌此章,老去不知情激烈。

    陈文蔚:《自铅山归上饶途中感与

  • 23. 青山屋上名荷湖,故知下有神仙居。展开
    青山屋上名荷湖,故知下有神仙居。
    全似太华峰头玉井样,花开十丈世所无。
    自有天地此山有,谁人种得如船藕。
    造物不肯轻畀付,付与湛溪云隐手。
    云隐济入阴德多,有如此藕痊沉痾。
    自炼还丹成九转,方瞳点漆颜长酡。
    甚不爱飞霞千树结蟠桃,甚不爱溪千顷涨葡萄。
    蟠桃入口那能基比密,湛溪不抵酒滴真珠槽。
    爱莲往往缘青壁,俯笑凡人无路觅。
    不知身世若为高,但见照人双眼碧。
    寄语峰头十丈花,年年来伴枣如瓜。
    不须更记岁与月,只记山前云隐家。

    陈文蔚:《荷湖行为赵忠州寿

  • 24. 渊然蟠蛟龙,不为藏黾蛙。展开
    至后一百五,春光正韶华。
    往往天气少,多与人事差。
    今年特清朗,川原烂红霞。
    埋头卷书册,访友况不赊。
    尽日俱襄阳,满城同看花。
    百种斩红紫,意气各雄奈。
    忽焉有如呼,径醉碧桃家。
    主人意厚甚,更约观金沙。
    而我方与子,浩荡兴无涯。
    但恐催日驭,所幸未西斜。
    行行复行行,小筑逢异葩。
    杂然不知名,品品亦自嘉。
    园翁旋相问,酌酒仍烹茶。
    珍重颇深简,市井避喧哗。
    子乃若有告,未语先咨嗟。
    愿言更出郭,前林路非遐。
    会当有奇遇,始信我不讹。
    果见山下蒙,一泓莹无瑕。
    渊然蟠蛟龙,不为藏黾蛙。
    稍稍出奇怪,罗列如髻丫。
    须臾耸崭绝,炼不经女娲。
    特立如丈夫,匪可干以邪。
    相与发浩叹,题品乃未加。
    因念世沈晦,岂但如尔耶。
    乘风且归欤,投林有昏鸦。
    聊为赋此诗,醉笑歌龙蛇。

    陈文蔚:《甲寅寒食日访徐子融子融同出游晚归志所历二

  • 25. 中古便似秋冬辰,和气无复如阳春。展开
    陶陶太古民风淳,诈伪不萌情意真。
    何尝吐纳事屈伸,往往皆为百岁人。
    中古便似秋冬辰,和气无复如阳春。
    机巧百出妄喜嗔,七十者稀以为珍。
    我翁逍遥常幅巾,朴素几与太古邻。
    饮食淡泊厌膻荤,衣裘不择敝与新。
    日日娱嬉寂寞滨,甘与圣世为遗民。
    天锡遐龄登九旬,回视同庚皆土尘。
    炯然双眸且精神,坚强直可齐松椿。
    儿孙虽不侧朝绅,家庭礼法粗克遵。
    白酒年年造酒巡,膝下戏彩娱慈亲。

    陈文蔚:《辛已老人生旦

陈文蔚简介

陈文蔚介绍 陈文蔚(一一五四~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一五《癸未老人生日》“翁余九十儿七十”推定),字才卿,学者称克斋先生,上饶(今属江西)人。曾举进士不第。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始从朱熹学。后聚徒讲学,与徐昭然等创为豫章学派。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以上所着《尚书解注》,授迪功郎。卒年九十四(《宋人传记索引》作卒年八十六,未知何据)。有《克斋集》十七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明刻本附张时雨《陈克斋先生记述》,明嘉靖《广信府志》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六九有传。 陈文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张时雨崇祯十七年刻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