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李商隐 > 李商隐的名言名句

李商隐千古名句

本页收录李商隐的名句/名言大全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名人名句的介绍可以了解李商隐的文字风格。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李商隐经典语录或喜欢的李商隐的古诗名句,欢迎分享。

  • 26. 日晚鸊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展开

    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日晚鸊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

    李商隐:《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

  • 27. 堪悲小苑作长道,玉树未怜亡国人。展开

    月浪冲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

    云屏不动掩孤嚬,西楼一夜风筝急。

    欲织相思花寄远,终日相思却相怨。

    但闻北斗声回环,不见长河水清浅。

    金鱼锁断红桂春,古时尘满鸳鸯茵。

    堪悲小苑作长道,玉树未怜亡国人。

    瑶琴愔愔藏楚弄,越罗冷薄金泥重。

    帘钩鹦鹉夜惊霜,唤起南云绕云梦。

    双珰丁丁联尺素,内记湘川相识处。

    歌唇一世衔雨看,可惜馨香手中故。

    李商隐:《燕台四首·秋

  • 28. 红露花房白蜜脾,黄蜂紫蝶两参差。展开

    红露花房白蜜脾,黄蜂紫蝶两参差。
    春窗一觉风流梦,却是同衾不得知。

    李商隐:《闺情

  • 29. 海燕参差沟水流,同君身世属离忧。展开
    海燕参差沟水流,同君身世属离忧。相携花下非秦赘,
    对泣春天类楚囚。碧草暗侵穿苑路,珠帘不卷枕江楼。
    莫惊五胜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

    李商隐:《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

  • 30. 陈遵容易学,身世醉时多。展开
    睥睨江鸦集,堂皇海燕过。减衣怜蕙若,展帐动烟波。
    日烈忧花甚,风长奈柳何。陈遵容易学,身世醉时多。

    李商隐:《春深脱衣

  • 31. 凤凰不五色,联翼上鸡栖。展开

    皇都依仁里,西北有高斋。昨日主人氏,治井堂西陲。
    工人三五辈,辇出土与泥。到水不数尺,积共庭树齐。
    他日井甃毕,用土益作堤。曲随林掩映,缭以池周回。
    下去冥寞穴,上承雨露滋。寄辞别地脉,因言谢泉扉。
    升腾不自意,畴昔忽已乖。伊余掉行鞅,行行来自西。
    一日下马到,此时芳草萋。四面多好树,旦暮云霞姿。
    晚落花满地,幽鸟鸣何枝。萝幄既已荐,山樽亦可开。
    待得孤月上,如与佳人来。因兹感物理,恻怆平生怀。
    茫茫此群品,不定轮与蹄。喜得舜可禅,不以瞽瞍疑。
    禹竟代舜立,其父吁咈哉。嬴氏并六合,所来因不韦。
    汉祖把左契,自言一布衣。当涂佩国玺,本乃黄门携。
    长戟乱中原,何妨起戎氐。不独帝王耳,臣下亦如斯。
    伊尹佐兴王,不藉汉父资。磻溪老钓叟,坐为周之师。
    屠狗与贩缯,突起定倾危。长沙启封土,岂是出程姬。
    帝问主人翁,有自卖珠儿。武昌昔男子,老苦为人妻。
    蜀王有遗魄,今在林中啼。淮南鸡舐药,翻向云中飞。
    大钧运群有,难以一理推。顾于冥冥内,为问秉者谁。
    我恐更万世,此事愈云为。猛虎与双翅,更以角副之。
    凤凰不五色,联翼上鸡栖。我欲秉钧者,朅来与我偕。
    浮云不相顾,寥泬谁为梯。悒怏夜将半,但歌井中泥。

    李商隐:《井泥四十韵

  • 32. 使车无远近,归路更烟霄。展开
    大镇初更帅,嘉宾素见邀。使车无远近,归路更烟霄。
    稳放骅骝步,高安翡翠巢。御风知有在,去国肯无聊。
    早忝诸孙末,俱从小隐招。心悬紫云阁,梦断赤城标。
    素女悲清瑟,秦娥弄玉箫。山连玄圃近,水接绛河遥。
    岂意闻周铎,翻然慕舜韶。皆辞乔木去,远逐断蓬飘。
    薄俗谁其激,斯民已甚恌.鸾皇期一举,燕雀不相饶。
    敢共颓波远,因之内火烧。是非过别梦,时节惨惊飙。
    未至谁能赋,中干欲病痟.屡曾纡锦绣,勉欲报琼瑶。
    我恐霜侵鬓,君先绶挂腰。甘心与陈阮,挥手谢松乔。
    锦里差邻接,云台闭寂寥。一川虚月魄,万崦自芝苗。
    瘴雨泷间急,离魂峡外销。非关无烛夜,其奈落花朝。
    几处逢鸣佩,何筵不翠翘。蛮童骑象舞,江市卖鲛绡。
    南诏知非敌,西山亦屡骄。勿贪佳丽地,不为圣明朝。
    少减东城饮,时看北斗杓。莫因乖别久,遂逐岁寒凋。
    盛幕开高宴,将军问故僚。为言公玉季,早日弃渔樵。

    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

  • 33. 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展开

    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漳河隔梦思。
    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

    李商隐:《代魏宫私赠

  • 34. 为含无限意,遂对不胜繁。展开
    上国昔相值,亭亭如欲言。异乡今暂赏,眽眽岂无恩。
    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为含无限意,遂对不胜繁。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园。几时辞碧落,谁伴过黄昏。
    镜拂铅华腻,炉藏桂烬温。终应催竹叶,先拟咏桃根。
    莫学啼成血,从教梦寄魂。吴王采香径,失路入烟村。

    李商隐:《杏花

  • 35. 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展开
    沛国东风吹大泽,蒲青柳碧春一色。我来不见隆准人,
    沥酒空馀庙中客。征东同舍鸳与鸾,酒酣劝我悬征鞍。
    蓝山宝肆不可入,玉中仍是青琅玕.武威将军使中侠,
    少年箭道惊杨叶。战功高后数文章,怜我秋斋梦蝴蝶。
    诘旦九门传奏章,高车大马来煌煌。路逢邹枚不暇揖,
    腊月大雪过大梁。忆昔公为会昌宰,我时入谒虚怀待。
    众中赏我赋高唐,回看屈宋由年辈。公事武皇为铁冠,
    历厅请我相所难。我时憔悴在书阁,卧枕芸香春夜阑。
    明年赴辟下昭桂,东郊恸哭辞兄弟。韩公堆上跋马时,
    回望秦川树如荠。依稀南指阳台云,鲤鱼食钩猿失群。
    湘妃庙下已春尽,虞帝城前初日曛。谢游桥上澄江馆,
    下望山城如一弹。鹧鸪声苦晓惊眠,朱槿花娇晚相伴。
    顷之失职辞南风,破帆坏桨荆江中。斩蛟断璧不无意,
    平生自许非匆匆。归来寂寞灵台下,著破蓝衫出无马。
    天官补吏府中趋,玉骨瘦来无一把。手封狴牢屯制囚,
    直厅印锁黄昏愁。平明赤帖使修表,上贺嫖姚收贼州。
    旧山万仞青霞外,望见扶桑出东海。爱君忧国去未能,
    白道青松了然在。此时闻有燕昭台,挺身东望心眼开。
    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彭门十万皆雄勇,
    首戴公恩若山重。廷评日下握灵蛇,书记眠时吞彩凤。
    之子夫君郑与裴,何甥谢舅当世才。青袍白简风流极,
    碧沼红莲倾倒开。我生粗疏不足数,梁父哀吟鸲鹆舞。
    横行阔视倚公怜,狂来笔力如牛弩。借酒祝公千万年,
    吾徒礼分常周旋。收旗卧鼓相天子,相门出相光青史。

    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 36. 帝问主人翁,有自卖珠儿。展开

    皇都依仁里,西北有高斋。昨日主人氏,治井堂西陲。
    工人三五辈,辇出土与泥。到水不数尺,积共庭树齐。
    他日井甃毕,用土益作堤。曲随林掩映,缭以池周回。
    下去冥寞穴,上承雨露滋。寄辞别地脉,因言谢泉扉。
    升腾不自意,畴昔忽已乖。伊余掉行鞅,行行来自西。
    一日下马到,此时芳草萋。四面多好树,旦暮云霞姿。
    晚落花满地,幽鸟鸣何枝。萝幄既已荐,山樽亦可开。
    待得孤月上,如与佳人来。因兹感物理,恻怆平生怀。
    茫茫此群品,不定轮与蹄。喜得舜可禅,不以瞽瞍疑。
    禹竟代舜立,其父吁咈哉。嬴氏并六合,所来因不韦。
    汉祖把左契,自言一布衣。当涂佩国玺,本乃黄门携。
    长戟乱中原,何妨起戎氐。不独帝王耳,臣下亦如斯。
    伊尹佐兴王,不藉汉父资。磻溪老钓叟,坐为周之师。
    屠狗与贩缯,突起定倾危。长沙启封土,岂是出程姬。
    帝问主人翁,有自卖珠儿。武昌昔男子,老苦为人妻。
    蜀王有遗魄,今在林中啼。淮南鸡舐药,翻向云中飞。
    大钧运群有,难以一理推。顾于冥冥内,为问秉者谁。
    我恐更万世,此事愈云为。猛虎与双翅,更以角副之。
    凤凰不五色,联翼上鸡栖。我欲秉钧者,朅来与我偕。
    浮云不相顾,寥泬谁为梯。悒怏夜将半,但歌井中泥。

    李商隐:《井泥四十韵

  • 37.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园。展开
    上国昔相值,亭亭如欲言。异乡今暂赏,眽眽岂无恩。
    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为含无限意,遂对不胜繁。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园。几时辞碧落,谁伴过黄昏。
    镜拂铅华腻,炉藏桂烬温。终应催竹叶,先拟咏桃根。
    莫学啼成血,从教梦寄魂。吴王采香径,失路入烟村。

    李商隐:《杏花

  • 38. 江鱼朔雁长相忆,秦树嵩云自不知。展开

    芳桂当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压春期。

    江鱼朔雁长相忆,秦树嵩云自不知。

    下苑经过劳想像,东门送饯又差池。

    灞陵柳色无离恨,莫枉长条赠所思。

    李商隐:《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

  • 39. 见我佯羞频照影,不知身属冶游郎。展开

    初来小苑中,稍与琐闱通。

    远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

    只知防皓露,不觉逆尖风。

    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


    长眉画了绣帘开,碧玉行收白玉台。
    为问翠钗钗上凤,不知香颈为谁回。


    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
    见我佯羞频照影,不知身属冶游郎。

    李商隐:《蝶三首

  • 40. 为问翠钗钗上凤,不知香颈为谁回。展开

    初来小苑中,稍与琐闱通。

    远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

    只知防皓露,不觉逆尖风。

    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


    长眉画了绣帘开,碧玉行收白玉台。
    为问翠钗钗上凤,不知香颈为谁回。


    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
    见我佯羞频照影,不知身属冶游郎。

    李商隐:《蝶三首

  • 41. 未容言语还分散,少得团圆足怨嗟。展开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

    未容言语还分散,少得团圆足怨嗟。

    二八月轮蟾影破,十三弦柱雁行斜。

    平明钟后更何事,笑倚墙边梅树花。

    李商隐:《昨日

  • 42. 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展开
    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李商隐:《离思

  • 43. 并将添恨泪,一洒问乾坤。展开

    离居星岁易,失望死生分。

    酒瓮凝馀桂,书签冷旧芸。

    江风吹雁急,山木带蝉曛。

    一叫千回首,天高不为闻。

    有美扶皇运,无谁荐直言。

    已为秦逐客,复作楚冤魂。

    湓浦应分派,荆江有会源。

    并将添恨泪,一洒问乾坤。

    李商隐:《哭刘司户二首

  • 44. 所求因渭浊,安肯与雷同。展开
    家擅无双誉,朝居第一功。四时当首夏,八节应条风。
    涤濯临清济,巉岩倚碧嵩。鲍壶冰皎洁,王佩玉丁东。
    处剧张京兆,通经戴侍中。将星临迥夜,卿月丽层穹。
    下令销秦盗,高谈破宋聋。含霜太山竹,拂雾峄阳桐。
    乐道乾知退,当官蹇匪躬。服箱青海马,入兆渭川熊。
    固是符真宰,徒劳让化工。凤池春潋艳,鸡树晓曈曨。
    愿守三章约,还期九译通。薰琴调大舜,宝瑟和神农。
    慷慨资元老,周旋值狡童。仲尼羞问阵,魏绛喜和戎。
    款款将除蠹,孜孜欲达聪。所求因渭浊,安肯与雷同。
    物议将调鼎,君恩忽赐弓。开吴相上下,全蜀占西东。
    锐卒鱼悬饵,豪胥鸟在笼。疲民呼杜母,邻国仰羊公。
    置驿推东道,安禅合北宗。嘉宾增重价,上士悟真空。
    扇举遮王导,樽开见孔融。烟飞愁舞罢,尘定惜歌终。
    岸柳兼池绿,园花映烛红。未曾周顗醉,转觉季心恭。
    系滞喧人望,便蕃属圣衷。天书何日降,庭燎几时烘。
    早岁乖投刺,今晨幸发蒙。远途哀跛鳖,薄艺奖雕虫。
    故事曾尊隗,前修有荐雄。终须烦刻画,聊拟更磨礱.
    蛮岭晴留雪,巴江晚带枫。营巢怜越燕,裂帛待燕鸿。
    自苦诚先檗,长飘不后蓬。容华虽少健,思绪即悲翁。
    感激淮山馆,优游碣石宫。待公三入相,丕祚始无穷。

    李商隐:《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咏叹不足之义也

  • 45. 星宿森文雅,风雷起退藏。展开
    建国宜师古,兴邦属上庠。从来以儒戏,安得振朝纲。
    叔世何多难,兹基遂已亡。泣麟犹委吏,歌凤更佯狂。
    屋壁馀无几,焚坑逮可伤。挟书秦二世,坏宅汉诸王。
    草草临盟誓,区区务富强。微茫金马署,狼藉斗鸡场。
    尽欲心无窍,皆如面正墙。惊疑豹文鼠,贪窃虎皮羊。
    南渡宜终否,西迁冀小康。策非方正士,贡绝孝廉郎。
    海鸟悲钟鼓,狙公畏服裳。多岐空扰扰,幽室竟伥伥。
    凝邈为时范,虚空作士常。何由羞五霸,直自呰三皇。
    别派驱杨墨,他镳并老庄。诗书资破冢,法制困探囊。
    周礼仍存鲁,隋师果禅唐。鼎新麾一举,革故法三章。
    星宿森文雅,风雷起退藏。缧囚为学切,掌故受经忙。
    夫子时之彦,先生迹未荒。褐衣终不召,白首兴难忘。
    感激殊非圣,栖迟到异粻。片辞褒有德,一字贬无良。
    燕地尊邹衍,西河重卜商。式闾真道在,拥彗信谦光。
    获预青衿列,叨来绛帐旁。虽从各言志,还要大为防。
    勿谓孤寒弃,深忧讦直妨。叔孙谗易得,盗跖暴难当。
    雁下秦云黑,蝉休陇叶黄。莫逾巾屦念,容许后升堂。

    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

  • 46. 诚知开辟久,遘此云雷屯。展开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南下大散关,北济渭之滨。
    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又若夏苦热,燋卷无芳津。
    高田长檞枥,下田长荆榛。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
    依依过村落,十室无一存。存者皆面啼,无衣可迎宾。
    始若畏人问,及门还具陈。右辅田畴薄,斯民常苦贫。
    伊昔称乐土,所赖牧伯仁。官清若冰玉,吏善如六亲。
    生儿不远征,生女事四邻。浊酒盈瓦缶,烂谷堆荆囷。
    健儿庇旁妇,衰翁舐童孙。况自贞观后,命官多儒臣。
    例以贤牧伯,徵入司陶钧。降及开元中,奸邪挠经纶。
    晋公忌此事,多录边将勋。因令猛毅辈,杂牧升平民。
    中原遂多故,除授非至尊。或出幸臣辈,或由帝戚恩。
    中原困屠解,奴隶厌肥豚。皇子弃不乳,椒房抱羌浑。
    重赐竭中国,强兵临北边。控弦二十万,长臂皆如猿。
    皇都三千里,来往同雕鸢。五里一换马,十里一开筵。
    指顾动白日,暖热回苍旻.公卿辱嘲叱,唾弃如粪丸。
    大朝会万方,天子正临轩。采旂转初旭,玉座当祥烟。
    金障既特设,珠帘亦高褰。捋须蹇不顾,坐在御榻前。
    忤者死艰屦,附之升顶颠。华侈矜递衒,豪俊相并吞。
    因失生惠养,渐见征求频。奚寇西北来,挥霍如天翻。
    是时正忘战,重兵多在边。列城绕长河,平明插旗幡。
    但闻虏骑入,不见汉兵屯。大妇抱儿哭,小妇攀车轓.
    生小太平年,不识夜闭门。少壮尽点行,疲老守空村。
    生分作死誓,挥泪连秋云。廷臣例獐怯,诸将如羸奔。
    为贼扫上阳,捉人送潼关。玉辇望南斗,未知何日旋。
    诚知开辟久,遘此云雷屯。送者问鼎大,存者要高官。
    抢攘互间谍,孰辨枭与鸾。千马无返辔,万车无还辕。
    城空鼠雀死,人去豺狼喧。南资竭吴越,西费失河源。
    因今左藏库,摧毁惟空垣。如人当一身,有左无右边。
    筋体半痿痺,肘腋生臊膻。列圣蒙此耻,含怀不能宣。
    谋臣拱手立,相戒无敢先。万国困杼轴,内库无金钱。
    健儿立霜雪,腹歉衣裳单。馈饷多过时,高估铜与铅。
    山东望河北,爨烟犹相联。朝廷不暇给,辛苦无半年。
    行人搉行资,居者税屋椽。中间遂作梗,狼藉用戈鋋.
    临门送节制,以锡通天班。破者以族灭,存者尚迁延。
    礼数异君父,羁縻如羌零。直求输赤诚,所望大体全。
    巍巍政事堂,宰相厌八珍。敢问下执事,今谁掌其权。
    疮疽几十载,不敢扶其根。国蹙赋更重,人稀役弥繁。
    近年牛医儿,城社更扳援。盲目把大旆,处此京西藩。
    乐祸忘怨敌,树党多狂狷。生为人所惮,死非人所怜。
    快刀断其头,列若猪牛悬。凤翔三百里,兵马如黄巾。
    夜半军牒来,屯兵万五千。乡里骇供亿,老少相扳牵。
    儿孙生未孩,弃之无惨颜。不复议所适,但欲死山间。
    尔来又三岁,甘泽不及春。盗贼亭午起,问谁多穷民。
    节使杀亭吏,捕之恐无因。咫尺不相见,旱久多黄尘。
    官健腰佩弓,自言为官巡。常恐值荒迥,此辈还射人。
    愧客问本末,愿客无因循。郿坞抵陈仓,此地忌黄昏。
    我听此言罢,冤愤如相焚。昔闻举一会,群盗为之奔。
    又闻理与乱,在人不在天。我愿为此事,君前剖心肝。
    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九重黯已隔,涕泗空沾唇。
    使典作尚书,厮养为将军。慎勿道此言,此言未忍闻。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 47. 未惊雷破柱,不报水齐檐。展开
    鬼疟朝朝避,春寒夜夜添。未惊雷破柱,不报水齐檐。
    虎箭侵肤毒,鱼钩刺骨铦。鸟言成谍诉,多是恨彤幨。
    户尽悬秦网,家多事越巫。未曾容獭祭,只是纵猪都。
    点对连鳌饵,搜求缚虎符。贾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炉。

    李商隐:《异俗二首

  • 48. 荔枝卢橘沾恩幸,鸾鹊天书湿紫泥。展开
    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云随夏后双龙尾,
    风逐周王八骏蹄。吴岳晓光连翠巘,甘泉晚景上丹梯。
    荔枝卢橘沾恩幸,鸾鹊天书湿紫泥。

    李商隐:《九成宫

  • 49. 楚芝应遍紫,邓橘未全黄。展开
    行李逾南极,旬时到旧乡。楚芝应遍紫,邓橘未全黄。
    渠浊村舂急,旗高社酒香。故山归梦喜,先入读书堂。

    李商隐:《归墅

  • 50. 上国社方见,此乡秋不归。展开

    上国社方见,此乡秋不归。为矜皇后舞,犹著羽人衣。
    拂水斜纹乱,衔花片影微。卢家文杏好,试近莫愁飞。
    将泥红蓼岸,得草绿杨村。命侣添新意,安巢复旧痕。
    去应逢阿母,来莫害王孙。记取丹山凤,今为百鸟尊。

    李商隐:《越燕二首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介绍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