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刘禹锡 > 刘禹锡古诗词大全

刘禹锡的诗

本页收录刘禹锡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刘禹锡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刘禹锡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刘禹锡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刘禹锡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相和歌辞 采菱行

唐代:刘禹锡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
盪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
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绿岸扣舷归。
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繫船萍满衣。
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
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
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
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

和陈许王尚书酬白少傅侍郎长句因通简汝洛旧游之什

唐代:刘禹锡

寥廓高翔不可追,风云失路蹔相随。
方同洛下书生咏,又见军前大将旗。
雪里命宾开玉帐,饮中请号驻金巵。
竹林一自王戎去,嵇阮虽贫兴未衰。

夔州窦员外使君见示悼妓诗顾余尝识之因命同作

唐代:刘禹锡

前年曾见两鬟时,今日惊吟悼妓诗。
凤管学成知有籍,龙媒欲换叹无期。
空廊月照常行地,后院花开旧折枝。
寂寞鱼山青草里,何人更立智琼祠。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十二

唐代:刘禹锡

何处深春好,春深豪士家。
多沽味浓酒,贵买色深花。
已臂鹰随马,连催妓上车。
城南踏青处,村落逐原斜。

杨枝词二首 一

唐代:刘禹锡

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臺。
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春风长倩猜。

和苏十郎中谢病闲居时,严常侍萧给事同过访

唐代:刘禹锡

清羸隐几望云空,左掖鸳鸾到室中。一卷素书消永日,
数茎斑发对秋风。菱花照后容虽改,蓍草占来命已通。
莫怪人人惊早白,缘君尚是黑头翁。

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鍊师与中贵人同拜岳及天台投龙毕却赴京

唐代:刘禹锡

银珰谒者引蜺旌,霞帔仙官到赤城。
白鹤迎来天乐动,金龙掷下海神惊。
元君伏奏归中禁,武帝亲斋礼上清。
何事夷门请诗送,梁王文字上声名。

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

唐代:刘禹锡

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
阙里庙堂空旧物,开方竈下岂天然。
玉蜍吐水霞光静,彩翰摇风绛锦鲜。
此日佣工记名姓,因君数到墨池前。

竹枝词九首 七

唐代:刘禹锡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踏歌词四首 四

唐代:刘禹锡

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海阳十咏 双溪

唐代:刘禹锡

流水遶双岛,碧溪相并深。
浮花拥曲处,远影落中心。
闲鹭久独立,曝龟惊复沈。
苹风有时起,满谷箫韶音。

别苏州二首 一

唐代:刘禹锡

三载为吴郡,临岐祖帐开。
虽非谢桀黠,且为一裴回。

秘书崔少监见示坠马长句,因而和之

唐代:刘禹锡

麟台少监旧仙郎,洛水桥边坠马伤。尘污腰间青襞绶,
风飘掌下紫游缰。上车著作应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
犹赖德全如醉者,不妨吟咏入篇章。

相和歌辞 三阁词四首 二

唐代:刘禹锡

珠箔曲琼钩,子细见扬州。
北兵那得度,浪语判悠悠。

乐天示过敦诗旧宅有感一篇吟之泫然追想昔事因成继和以寄苦怀

唐代:刘禹锡

凄凉同到故人居,门枕寒流古木疎。
向秀心中嗟栋宇,萧何身后散图书。
本营归计非无意,唯算生涯尚有余。
忽忆前言更惆怅,丁宁相约速悬车。

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戏酬

唐代:刘禹锡

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
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
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劒戟随。
若共吴王鬬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

杂曲歌辞 竹枝 三

唐代:刘禹锡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送工部萧郎中刑部李郎中并以本官兼中丞分命充京西京北覆粮使

唐代:刘禹锡

霜简映金章,相辉同舍郎。
天威巡虎落,星使出鸳行。
尊俎成全策,京坻阅见粮。
归来虏尘灭,画地奏明光。

荅表臣赠别二首 一

唐代:刘禹锡

昔为瑶池侣,飞舞集蓬莱。
今作江汉别,风雪一徘徊。

咏古二首有所寄 一

唐代:刘禹锡

车音想辚辚,不见綦下尘。
可怜平阳第,歌舞娇青春。
金屋容色在,文园词赋新。
一朝复得幸,应知失意人。

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从弟兄情分偏睦早忝游旧因成是诗

唐代:刘禹锡

太华莲峰降岳灵,两川棠树接郊垧。
政同兄弟人人乐,曲奏埙篪处处听。
杨叶百穿荣会府,芝泥五色耀天庭。
各抛笔砚夸旄钺,莫遣文星让将星。

改高陵人颂刘仁师诗(题拟)

唐代:刘禹锡

噫泾水之逶迤,溉我公兮及我私。
水无心兮人多僻,锢上游兮干我泽。
时逢理兮官得材,墨绶繠兮刘君来。
能爱人兮恤其隐,心既公兮言既尽。
县申府兮府闻天,积愤刷兮沈痾痊。
划新渠兮百亩流,行龙蛇兮止膏油。
遵水式兮复田制,无荒区兮有良岁。
嗟刘君兮去翺翔,遗我福兮牵我肠。
纪成功兮镌美石,求信词兮昭懿绩。
(见《刘宾客集》卷二《高陵县令刘君遗爱碑》)(〖1〗碑云:「先是高陵人蒙被惠风而惜于捨去,发于胸怀,播为声诗。
今采其旨而变其词,志于石。
」)。

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二首 一

唐代:刘禹锡

彫弓封旧国,黑弰继前功。
十年镇南雍,九命作司空。
池臺乐事尽,箫鼓葬仪雄。
一代英豪气,晓散白杨风。

泽宫诗 三

唐代:刘禹锡

我矢既直,我弓既良。
依于高墉,因我不臧。

句 其一

宋代:刘禹锡

风定花落深一寸,日高啼鸟度千声。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简介资料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