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李煜 > 李煜古诗词大全

李煜的诗

本页收录李煜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李煜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李煜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李煜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李煜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

宋代:李煜

转烛飘蓬一梦归,
欲寻陈迹怅人非,
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
荫花楼阁谩斜晖,
登临不惜更沾衣。

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

宋代:李煜

秦楼不见吹箫女,
空馀上苑风光。
粉英含蕊自低昂,
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琼窗梦□留残月,
当年得恨何长。
碧阑干外映垂杨,
暂时想见,如梦懒思量。

南歌子·云鬓裁新绿

宋代:李煜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趁拍鸾飞镜,回身燕漾空。莫翻红袖过帘栊。怕被杨花句引、嫁东风。

更漏子·柳丝长

宋代:李煜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宋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捣练子令·云鬟乱

宋代:李煜

云鬟乱,晚妆残,
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
为谁和泪倚阑干。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宋代:李煜

遥夜亭皋闲信步,
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
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
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
人间没个安排处。

捣练子令·深院静

宋代: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
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
数声和月到帘栊。

开元乐·心事数茎白发

宋代:李煜

心事数茎白发,
生涯一片青山。
空山有雪相待,
野路无人自还。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

宋代:李煜

辘轳金井梧桐晚,
几树惊秋。
昼雨新愁,
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
回首边头。
欲寄鳞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蝶恋花·(一名一箩金

宋代:李煜

(一名一箩金、黄金缕、明月生南浦、凤栖梧、
鹊蹋枝、卷珠帘、鱼水同欢)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香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宋代:李煜

亭前春逐红英尽,
舞态徘徊。
细雨霏微,
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
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
欲睡朦胧入梦来。

长相思·一重山

宋代: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更漏子·金雀钗

宋代:李煜

金雀钗,红粉面,
花里暂时相见。
知我意,感君怜,
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
还似两人心意。
珊枕腻,锦衾寒,
觉来更漏残。

捣练子令·云鬓乱

宋代:李煜

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长相思·云一緺

宋代:李煜

云一緺,玉一梭,
澹澹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
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宋代:李煜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宋代: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青玉案·梵宫百尺同云护

宋代:李煜

梵宫百尺同云护,
渐白满苍苔路。
破腊梅花□早露。
银涛无际,玉山万里,
寒罩江南树。

鸦啼影乱天将暮,
海月纤痕映烟雾。
修竹低垂孤鹤舞。
杨花风弄,鹅毛天剪,
总是诗人误。

李煜简介

李煜简介资料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如《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