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孙逖 > 孙逖古诗词大全

孙逖的诗

本页收录孙逖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孙逖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孙逖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孙逖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孙逖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春初送吕补阙往西岳勒碑得云字

唐代:孙逖

刻石记天文,朝推谷子云。
箧中缄圣札,岩下揖神君。
语别梅初艳,为期草欲薰。
往来春不尽,离思莫氛氲。

唐代:孙逖

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中。

晦日湖塘

唐代:孙逖

吉日初成晦,方塘遍是春。
落花迎二月,芳树歷三旬。
公子能留客,巫阳好解神。
夜还何虑暗,秉烛向城闉。

寻龙湍

唐代:孙逖

仙穴寻遗迹,轻舟爱水乡。
溪流一曲尽,山路九峰长。
渔父歌金洞,江妃舞翠房。
遥怜葛仙宅,真气共微茫。

送新罗法师还国

唐代:孙逖

异域今无外,高僧代所稀。
苦心归寂灭,宴坐得精微。
持鉢何年至,传灯是日归。
上卿挥别藻,中禁下禅衣。
海阔杯还度,云遥锡更飞。
此行迷处所,何以慰虔祈。

淮阴夜宿二首 二

唐代:孙逖

永夕卧烟塘,萧条天一方。
秋风淮水落,寒夜楚歌长。
宿莽非中土,鲈鱼岂我乡。
孤舟行已倦,南越尚茫茫。

途中口号

唐代:孙逖

邺城东北望陵臺,珠翠繁华去不迴。
无复新妆艳红粉,空余故垄满青苔。

同洛阳李少府观永乐公主入蕃

唐代:孙逖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
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送李补阙摄御史充河西节度判官

唐代:孙逖

昔年叨补衮,边地亦埋轮。
官序慙先达,才名畏后人。
西戎虽献款,上策耻和亲。
早赴前军幕,长清外域尘。

和咏廨署有樱桃

唐代:孙逖

上林天禁里,芳树有红樱。
江国今来见,君门春意生。
香从花绶转,色绕佩珠明。
海鸟衔初实,吴姬扫落英。
切将稀取贵,羞与衆同荣。
为此堪攀折,芳蹊处处成。

和常州崔使君咏后庭梅二首 二

唐代:孙逖

梅院重门掩,遥遥歌吹边。
庭深人不见,春至曲能传。
花落弹棋处,香来荐枕前。
使君停五马,行乐此中偏。

同邢判官寻龙湍观归湖中

唐代:孙逖

星使下仙京,云湖喜昼晴。
更从探穴处,还作櫂歌行。
丝管荷风入,帘帷竹气清。
莫愁归路远,水月夜虚明。

故右丞相赠太师燕文贞公挽词二首 二

唐代:孙逖

甲第三重戟,高门四列侯。
已成冠盖里,更有凤皇楼。
人世方为乐,生涯遽若休。
空余掌纶地,传庆百千秋。

下京口埭夜行

唐代:孙逖

孤帆度绿氛,寒浦落红曛。
江树朝来出,吴歌夜渐闻。
南溟接潮水,北斗近乡云。
行役从兹去,归情入鴈羣。

送赵大夫护边

唐代:孙逖

外域分都护,中臺命职方。
欲传清庙略,先取剧曹郎。
已佩登坛印,犹怀伏奏香。
百壶开祖饯,驷牡戒戎装。
青海连西掖,黄河带北凉。
关山瞻汉月,戈劒宿胡霜。
体国才先着,论兵策复长。
果持文武术,还继杜当阳。

江行有怀

唐代:孙逖

秋水明川路,轻舟转石圻。
霜多山橘熟,寒至浦禽稀。
飞席乘风势,迴流荡日晖。
昼行疑海若,夕梦识江妃。
野霁看吴尽,天长望洛非。
不知何岁月,一似暮潮归。

和常州崔使君咏后庭梅二首 一

唐代:孙逖

闻唱梅花落,江南春意深。
更传千里外,来入越人吟。
弱干红妆倚,繁香翠羽寻。
庭中自公日,歌舞向芳阴。

夜到润州

唐代:孙逖

夜入丹阳郡,天高气象秋。
海隅云汉转,江畔火星流。
城郭传金柝,闾阎闭绿洲。
客行凡几夜,新月再如钩。

送靳十五侍御使蜀

唐代:孙逖

天使出霜臺,行人择吏才。
传车春色送,离兴夕阳催。
驿遶巴江转,关迎劒道开。
西南一何幸,前后二龙来。

送李给事归徐州觐省

唐代:孙逖

列位登青琐,还乡复彩衣。
共言晨省日,便是昼游归。
春水经梁宋,晴山入海沂。
莫愁东路远,四牡正騑騑。

送越州裴参军充使入京

唐代:孙逖

日落川径寒,离心苦未安。
客愁西向尽,乡梦北归难。
霜果林中变,秋花水上残。
明朝渡江后,云物向南看。

淮阴夜宿二首 一

唐代:孙逖

水国南无畔,扁舟北未期。
乡情淮上失,归梦郢中疑。
木落知寒近,山长见日迟。
客行心绪乱,不及洛阳时。

宴越府陈法曹西亭

唐代:孙逖

公府西岩下,红亭间白云。
雪梅初度腊,烟竹稍迎曛。
水木涵澄景,帘栊引霁氛。
江南归思逼,春鴈不堪闻。

故陈州刺史赠兵部尚书韦公挽词

唐代:孙逖

奕叶金章贵,连枝鼎位尊。
台庭为凤穴,相府是鸰原。
世阅空悲命,泉幽不返魂。
惟余汉臣史,继术贊韦门。

故右丞相赠太师燕文贞公挽词二首 一

唐代:孙逖

海内文章伯,朝端礼乐英。
一言兴宝运,三入济羣生。
命与才相偶,年将位不幷。
台星忽已坼,流恸轸皇情。

孙逖简介

孙逖简介资料 孙逖(696~761) 唐朝大臣、史学家。今东昌府区沙镇人。自幼能文,才思敏捷。15岁时,他面见雍州刺史崔日用。崔日用出题令其作赋。孙逖挥笔而就,文理精妙,意趣横生。崔日用惊叹不已,即与其结交。唐玄宗开元十年(722),经崔日用推荐,玄宗李隆基亲至洛阳门接见,并令户部郎中考试其文才。孙逖文墨超凡,甚得玄宗器重,即升为左拾遗。不久,又升为考功员外郎。其间,他知人善任,重用人才,亲自录用的颜真卿、李华等人均成为国家重臣、海内名士。其后,升为中书舍人,起草诏令,文笔最优。张九龄阅其文稿,反复推敲,一字未能改动。孙逖任信州刺史时,曾遇大旱年,即令开仓放粮,以低价直接售给百姓,从而使信州百姓渡过灾年,无一人饿死。孙逖居职8年,还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职。上元年间病逝。赠尚书右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