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魏了翁 > 魏了翁古诗词大全

魏了翁的诗

本页收录魏了翁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魏了翁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魏了翁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魏了翁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魏了翁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次韵遂宁府宴贡士即席赋 其一

宋代:魏了翁

过尽一春花信风,鱼天鼓浪送蒙冲。
凤翰有目争先睹,牛角无人嘆不逢。
选试谩称新汉使,作成端属旧春宗。
鹿鸣賸作中和曲,嶉送飞黄出蚁封。

陈总领挽诗 其三

宋代:魏了翁

闻诏弹冠日,颓然秃鬓翁。
当肩百钧重,卷袂两拳空。
既上供军最,方修给饟功。
大钧那可问,曾不憗留公。

寄题王才臣南山隠居六首 南谷

宋代:魏了翁

我行半天下,梦不到南谷。
健读诸老诗,划见真面目。

和虞退夫见贻生日诗韵 其五

宋代:魏了翁

范蒋诸贤友义申,肩吾见说倍精神。
年来人物寥寥甚,更忆浦城人姓真。

次韵丁大监见怀 其二

宋代:魏了翁

见惯不惊如四时,流光任逐鬓蓬飞。
日从南去老龙蛰,火向西流玄鸟归。
荷子感时堂蟋蟀,移书劳我室伊威。
益嗟往日无良友,四十八年成一非。

张运判之母吕宜人挽诗 其一

宋代:魏了翁

昔在伤皇辟,子行犹不归。
嫠居言有则,丧事礼无违。
轲母三迁教,莱儿七十衣。
至今霜月夜,松竹带芳徽。

续和李参政湖上杂咏 其四

宋代:魏了翁

古之求仁者,信道不蕲获。
顔生何所乐,宁蹈饥寒厄。
能知四勿功,六根本非贼。

赐冠帔杨氏挽诗 其二

宋代:魏了翁

严霜六月降,老干四时春。
事閲三朝旧,年开九秩新。
母孙相与命,辈行独斯人。
蹇我幽忧久,伤心倍等伦。

于眉州挽诗 其三

宋代:魏了翁

老鴈长云横蜀道,归鸦落日倚江城。
摩挲少日生祠记,忍听虞歌薤露声。

尝为赵太社作章泉二字及匹纸写诗二十二首赵一再有诗因次韵 其二

宋代:魏了翁

几度诗来儆谬悠,怀人应念水三州。
宁睎太白怀金马,忍效灵均驷玉虬。
上帝汝临毋敢贰,中心如噎本何求。
狂言又被公挑拨,知我惟公不我邮。

次韵李彭州乞鹤于虞万州 其四

宋代:魏了翁

江头夜钓雨连明,可是渔翁太不情。
白鹤纵违华表约,黄鸡应念越人盟。

次韵李参政李提刑见和鴈湖观梅

宋代:魏了翁

春事何须羯鼓催,好春全看未花时。
雨余庭院湖光湿,人倚阑干夕暝迟。
正会意时俄起起,到忘言处谩期期。
鴈湖饮散人归后,曾问梅花复几枝。

再用韵 其四

宋代:魏了翁

春风袨服驾雕几,四壮騑騑得所依。
逢快意时须缓辔,世间平地几摩围。

和夔漕王韵 其二

宋代:魏了翁

成都别酒几何年,再见江滣岂偶然。
胡不握兰居紫界,却来转粟上青天。
鹏图海澨骞新味,鴈断衡阳感旧联。
国子先生书在笥,愿从熟路力加鞭。

和宇文汉州乞房楼记诗

宋代:魏了翁

房公胸中妙刀尺,翦刻玻璃贮寒碧。
今侯着楼于其上,竹色荷光得良觌。
诗来殷勤问故侯,别日虽赊情转密。
因思当年飞盖游,鸥鹭不惊潜鲤出。
春浓雪絮人影乱,秋老云松半天屹。
苏公二十四桥月,尚爱西湖风月夕。
江山好处余恋嫪,纵不即人人自即。
况今檐撩云与齐,激楚高歌友朋集。
向来寒乞翻自嗤,诗扫黄泥已无迹。
功名老我后加鞭,文字余人先夺席。
欲搜万象供刻画,自有此湖难此笔。
终当为君记斯游,摹写苍顔真六一。

张运判之母吕宜人挽诗 其二

宋代:魏了翁

锦乡闲日月,象服俨山河。
富贵吾无羡,平反尔几何。
相依在岁晚,不竞得天多。
欲报无终极,悲风振蓼莪。

题大安军杨宝谟旌忠庙

宋代:魏了翁

范阳一夕鼙皷鸣,莽然河朔惟孤城。
姓名彻闻帝犹谓,我乃不识顔真卿。
人才所用非所养,自昔然矣奚独神。
肘间银黄挂三组,腰间犀玉围万钉。
养痈护疾皆此辈,事危先及城郭臣。
求仁得仁性情正,可死无死分义明。
岂徒一时折羣丑,将与万世开太平。
我尝辱交于神者,寤寐精爽如平生。
过祠解后日端午,昌歜之酒芬兮清。
要唿湘纍径同醉,毋使二子称独醒。

次韵李参政龙鹤山庐 其四

宋代:魏了翁

世事从头数,时机触眼奇。
山灵莫留客,大厦要人枝。

李参政夫人张氏挽诗 其一

宋代:魏了翁

涧谿苹采采,夙夜被祁祁。
琴瑟鷄鸣御,山河象服宜。
西悲零雨日,南望殷雷时。
彤管今犹美,归荑不及贻。

次韵李参政龙鹤山庐 其三

宋代:魏了翁

莫使儿辈觉,从渠青紫纷。
马前金罢亚,鸟外玉奫沦。

次韵王常博题赠江陵乐德佐 其二

宋代:魏了翁

三十有三载,好风吹又来。
清坚霜后竹,冷澹雪边梅。
世事忧千绪,家山肠九回。
江头一樽酒,烟雨暗章臺。

和别驾喜雨四绝 其二

宋代:魏了翁

夏畦活活翠芊绵,起视微云尚黯然。
底事化工浑不费,笑余何敢更贪天。

送从子令宪西归 其三

宋代:魏了翁

古来明戒有弦鈎,伯父胡为苦好脩。
累尔南行数千里,我之自取尔何尤。

十二月二十七日宰执率百官请大行皇帝謚于南郊曰宁宗纪事 其一

宋代:魏了翁

骑至南郊晓色苍,须臾陪拜俨成行。
两班吉带罗朱紫,惟有斋官服冕裳。

遂宁社稷坛与风雷雨师之坛混为一区其间多悖礼者某偶摄郡事因为随事釐正

宋代:魏了翁

始余求诸社,穷巷窈而曲。
草阴荒蒙茸,林影乱朴樕。
其中有屋庐,其下主以木。
社稷风雨雷,皆于此乎告。
趋闇不求阳,如丛祠而局。
就简不辨方,如古墓而族。
引我拜乎上,高床被茵褥。
使我视所陈,纸币荐芗烛。
爵不以坫寘,酒不以茅缩。
牲不以碑丽,斋户不以宿。
于礼无所稽,承讹已云熟。
从之则咈余,不从亦违俗。
是心既不慊,虽暂亦为渎。
屋不受天阳,此岂容有屋。
先易其甚者,余事踵相属。
其有不逮为,则以告新牧。

魏了翁简介

魏了翁简介资料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