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文天祥 > 文天祥古诗词大全

文天祥的诗

本页收录文天祥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文天祥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文天祥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文天祥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文天祥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又呈中斋 其二

宋代:文天祥

万里论心晚,相看慰乱离。
丹成俄已化,璧碎尚无缁。
禾黍西原梦,川原落日悲。
斯文今已矣,来世以为期。

出真州 其一二

宋代:文天祥

瓜洲相望隔山椒,烟树光中扬子桥。
夜静啣枚莫轻语,草间惟恐有鸱鹗。

和故人韵 其一

宋代:文天祥

去岁湟中谷,医疮咸粜新。
一言堪救药,三秩敢贪嗔。
自是仁由己,休论哲保身。
当时若瘖默,何面见乡人。

真州杂赋 其四

宋代:文天祥

便把长江作界河,负舟半夜泝烟波。
明朝方觉田文去,追骑如云可柰何。

胡笳曲 七拍

宋代:文天祥

忆昔十五心尚孩,莫怪频频劝酒杯。
孤城此日肠堪断,如何不饮令人哀。
一去紫臺连朔漠,月出云通雪山白。
九度附书归洛阳,故国三年一消息。

出真州 其一三

宋代:文天祥

真州送骏已回城,暗里依随马垛行。
一阵西州三十里,摘星楼下打初更。

胡笳曲 十八拍

宋代:文天祥

事殊兴极忧思集,足茧荒山转愁疾。
汉家山东二百州,青是烽烟白人骨。
入门依旧四壁空,一斛旧水藏蛟龙。
年过半百不称意,此曲哀怨何时终。

胡笳曲 二拍

宋代:文天祥

独立缥缈之飞楼,高视干坤又何愁。
江风萧萧云拂地,笛声愤怒哀中流。
邻鷄野哭如昨日,昨日晚晴今日黑。
苍皇已就长途往,欲往城南忘南北。

顔杲卿

宋代:文天祥

常山义旗奋,范阳哽喉咽。
胡雏一狼狈,六飞入西川。
哥舒降且拜,公舌膏戈鋋。
人世谁不死,公死千万年。

平原

宋代:文天祥

平原太守顔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
一朝渔阳动鼙鼓,大河以北无坚城。
公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
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咸京。
明皇父子将西狩,由是灵武起义兵。
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
哀哉常山惨鈎舌,心归朝廷气不慑。
崎岖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节。
当年幸脱安禄山,白首竟陷李希烈。
希烈安能遽杀公,宰相卢杞欺日月。
乱臣贼子归何处,茫茫烟草中原土。
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行天。

使北 其五

宋代:文天祥

廷争堂堂负直声,飘零沙漠若为情。
程婴存赵真公志,頼有忠良壮此行。

拜罗氏百岁母之明日主人举酒客张千载心赋诗某喜贊不自已见之趁韵

宋代:文天祥

翠微三岛近,画阁五云横。
春水鸥声滑,夕阳鸦背明。
尊前持一笑,花下卧余酲。
曾见瑶池母,不为虚此生。

宫籍监 其三

宋代:文天祥

曾过卢沟望塔尖,今朝塔影接虚檐。
道人心事真方丈,静坐日长云满帘。

河间 其二

宋代:文天祥

南归雁荡报郎君,老子精神健十分。
不为瀛洲复相见,阿戎翻隔万山云。

六歌 其四

宋代:文天祥

有子有子风骨殊,释氏抱送徐卿雏。
四月八日摩尼珠,榴花犀钱络绣襦。
兰汤百沸香似酥,欻随飞电飘泥涂。
汝兄十三骑鲸鱼,汝今知在三岁无。
呜唿四歌兮歌以吁,灯前老我明月孤。

至扬州 其一

宋代:文天祥

此庙何神三十郎,问郎行客忒琅珰。
荒阶枕籍无人问,风露满堂清夜长。

议纠合两淮复兴 其二

宋代:文天祥

扬州兵了约庐州,某向瓜洲某鹭洲。
直下南徐侯自管,皇亲刺史统千舟。

宫籍监 其一

宋代:文天祥

尘满南冠岁月深,蹔移一室倚旃林。
天怜元是青山客,分与窗根两树阴。

胡笳曲 十五拍

宋代:文天祥

寒雨飒飒枯树湿,坐卧只多少行立。
青春欲暮急还乡,非关使者徵求急。
欲别上马身无力,去住彼此无消息。
关塞萧条行路难,行路难行涩如棘。
男儿性命绝可怜,十日不一见顔色。

固陵道中三首 其二

宋代:文天祥

茅舍荒凉旧固陵,汉王城对楚王城。
徐州烟火连丰沛,天下还来屋角争。

用前人韵赋招隠

宋代:文天祥

钓鱼船上听吹笛,煨芋炉头看下棋。
賸有晚愁归别浦,已无春梦到端闱。
去年尚忆桃红处,好景重逢橘绿时。
珍重山人招隠意,猿啼鹤啸白云飞。

又送前人琴棋书画四首 其二

宋代:文天祥

我爱商山茹紫芝,逍遥胜似橘中时。
纷纷玄白方龙战,世事从他一局棋。

胡笳曲 十四拍

宋代:文天祥

北归秦川多鼓鼙,禾生陇亩无东西。
三步回头五步坐,谁家捣练风凄凄。
已近苦寒月,惨惨中肠悲。
自恐二男儿,不得相追随。
去留俱失意,徘徊感生离。
十年蹴踘将雏远,目极伤神谁为携。
此别还须各努力,无使霜露沾人衣。

滹沱河二首 其一

宋代:文天祥

过了长江与大河,横流数仞绝滹沱。
萧王麦饭曾仓卒,回首中天感慨多。

发通州 其一

宋代:文天祥

孤舟渐渐脱长淮,星斗当空月照怀。
今夜分明栖海角,未应便道是天涯。

文天祥简介

文天祥简介资料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过零丁洋》、《正气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