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吴势卿 > 吴势卿古诗词大全

吴势卿的诗

本页收录吴势卿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吴势卿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吴势卿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吴势卿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吴势卿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咏后山镇水月奇观阁

宋代:吴势卿

厌逐京华辇路尘,归来杰阁敞虚明。
斜阳两岸暮山紫,明月一天秋水横。
芳草尽头黄犊乐,芦花深处白鸥声。
是中不仗诗模写,一片丹青可得成。

风月之楼落成

宋代:吴势卿

手揖双峰俯霁虹,近窥乔木欲相雄。
一溪流水一溪月,八面疎櫺八面风。
取用自然无尽藏,高寒如在太虚空。
落成恰值三秋半,敢请吹开白兔宫。

望阙致语

宋代:吴势卿

镐燕云开纪诞辰,括山人即华封人。
圣明天子千秋节,帖泰时年半月春。
龙左角占农事好,殿西头喜捷书频。
小臣有录如金鑑,愿献吾君德日新。

呈徐知院题意一堂

宋代:吴势卿

几载辛勤有此堂,芝峰直面丽谯傍。
千章山木朝烟合,百尺楼阴夜月凉。
物我本于仁上一,居诸偏向静中长。
衰年烛武知何用,空有忧时两鬓霜。

寿王通判五首 其五

宋代:吴势卿

流霞潋灧照炎天,雪藕调冰佐玳筵。
屈指西风凉意近,且拼剧饮管流年。

寿王通判五首 其三

宋代:吴势卿

留槎阁外记前回,龟伴高斋今再来。
试问剑州余父老,棠阴勿剪又栽培。

挽蔡久轩 其二

宋代:吴势卿

识见先几炳蔡蓍,艰难国事虑阽危。
龟山如用救得半,君实未亡犹可为。
人渺江涛已如此,公骑箕尾欲何之。
门生老病丹心折,竚立空山有所思。

寿王通判五首 其四

宋代:吴势卿

古称半刺已翺翔,□垒回旋舞袖长。
頼有治齐清凈法,宏开寿域海沂康。

当筵致语

宋代:吴势卿

此去京师一握天,太平官府似神仙。
九重明圣无疆寿,千里封圻大有年。
政已和平春缓缓,民无愁叹鼓渊渊。
三唿三祝情何已,稽首君恩雨露边。

寿宗室

宋代:吴势卿

海珠吐月海水红,翠竹岩近蓬莱宫。
晨游东华天帝所,望舒前导参丰隆。
帝曰炎图亿万载,往哉汝谐盘石宗。
授之虹玉金斗印,一佛出世群仙从。
麟兮定兮已为瑞,彩袖接武葛氏龙。
忆昔京畿得贤辅,胥涛欲囓粒食空。
百万生灵袵席上,三日事业方寸中。
至今途歌与里咏,活民生佛称我公。
公侯衮衮世罕有,初心本愿皆阴功。
枌榆社内木连理,华萼楼间天九重。
邦臣未识买臣贵,天子应知刘向忠。
未央前殿催元会,天诏传宣一字封。
武夷之山三十六,僕居八曲鼓子峰。
白马仙人向我说,高牙今驻秦甬东。
起看梅花玉的皪,记得诞日今重逢。
去年已献鹤飞曲,今年作诗尤未工。
一年一轴从今始,邺架轴少诗无穷。

挽欧阳梅坡

宋代:吴势卿

穆陵老进士,归侍白云乡。
前辈风流远,斯文感慨长。
平生足千载,盛德在诸郎。
斜日城头路,寒梅立莽苍。

寿王通判五首 其一

宋代:吴势卿

银潢漾漾月华清,宝婺辉联处士星。
中有老人南极现,三台齐色照篁屏。

寿丞相 其三

宋代:吴势卿

兼善工夫自古难,有谁志学合伊顔。
儒先拈得四书出,名相措诸万事闲。
功向时危尤易见,道于世运实相关。
鲁论一半犹收效,寿国应须安似山。

寿刘监丞 其一

宋代:吴势卿

昨陪骏马骤芳尘,怪得梅花喜色新。
恰则祝尧开瑞节,居然生甫已今辰。
冰壶缓度壶天日,翠玉交辉玉树人。
天下至荣公占尽,彩衣皂盖更青春。

寿丞相 其二

宋代:吴势卿

昨丙辰年相魏公,当时克敌首归功。
何如手补西天漏,仍更神驱塞北空。
一隙暇时关国祚,十分重任頼忠臣。
天生贤佐兴王业,正看周诗六月中。

寿王通判五首 其二

宋代:吴势卿

仙都仙子锦云裳,手授长生不死方。
观惠春风今几度,童顔不改只刘郎。

寿刘监丞 其二

宋代:吴势卿

佩玉徐行胜急驰,悠然滋味独深知。
地当韩愈分符处,人羡买臣怀绶时。
已出六奇陪授钺,更藏一着要观棋。
经纶毕竟还精密,大任非公更属谁。

寿丞相 其一

宋代:吴势卿

六月麟书雨作霖,生贤此际见天心。
江都分洒虽名世,莘野商霖始见今。
门馆无□仪表正,经纶有道本原深。
正人命脉家常主,一念公忱朋盍簪。

挽蔡久轩 其一

宋代:吴势卿

道学相承祖子孙,诸儒谁得似渊源。
铜川而上谁家世,程氏之门止弟昆。
后世定知尊所学,当时未尽用其言。
四书功用弥天地,惜不推行半鲁论。

沁园春·碧瓦霜融

宋代:吴势卿

碧瓦霜融,绣阁寒经,春浮寿杯。
羡华年七帙,人生稀有,新阳七日,天意安排。
丹凤门开,黄麾仗立,此际应须召促回。
人道是,却暂时绣斧,索笑盐梅。
江假守非才,犹记得当时传庾台。
算良机再会,抠衣来久,归鞭何速,祝寿方才。
应与邦人,传为佳话,只为先生诞日来。
明年看,是侬方九曲,公已三台。

    吴势卿简介

    吴势卿简介资料 吴势卿,字安道,号雨岩(《全宋词》册四),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进士。宝祐中知处州。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淮东总领。三年,由浙西转运副使任致仕。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二有传。今录诗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