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成语词典出自旧唐书的成语大全

旧唐书成语(219个)


旧唐书

系统共收录出自旧唐书的成语219个:

本页收录的出自旧唐书的成语根据热度排序,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到出自旧唐书的成语及释义、出处旧唐书的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如果您也有出自旧唐书的成语但未被系统收录,欢迎补充!

成语出处解释
风调雨顺 《旧唐书 礼仪志一》引《六韬》:“既而克殷,风调雨顺。” 详情>
宾客盈门 《旧唐书 窦威传》:“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 详情>
尊卑有伦 《旧唐书·礼仪志一》:“制礼定名,合从事实,使名实相副,则尊卑有伦。” 详情>
走丸逆坂 《旧唐书·李密传》:“芳饵之下,必有悬鱼,惜其重赏,求人死力,走丸逆坂,匹此非难。凡百骁雄,谁不雠怨。” 详情>
自作门户 《旧唐书 韦云起传》:“今朝廷之内,多山东人,而自作门户,更相剡荐,附下罔上,共为朋党。” 详情>
诛求无度 《旧唐书·于頔传》:“擅兴全师,僭为正乐,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 详情>
终始不渝 《旧唐书 姚(王寿)传》:“卿早荷朝恩,委任斯重。居中作相,弘益已多;防边训兵,心力俱尽。岁寒无改,终始不渝。” 详情>
栉沐风雨 后晋·沈昫《旧唐书·宣宗纪》:“况将士等栉沐风雨,暴露郊原,披荆棘而刁斗夜严,逐豺狼而穹庐晓破。 ” 详情>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旧唐书 宇文融传》:“臣闻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愚夫千计,亦有一得。” 详情>
智小言大 《旧唐书·江夏王道宗传》:“君集智小言大,举止不伦,以臣观之,必为戎首。” 详情>
指掌可取 《旧唐书·张濬传》:“若能此际排难解纷,陈师鞠旅,共诛寇盗,迎奉銮舆,则富贵功名,指掌可取。” 详情>
正本澄源 《旧唐书·高祖纪》:“欲使玉石区分,薰莸有辨,长存妙道,永固福田,正本澄源,宜从沙汰。” 详情>
獐头鼠目 《旧唐书 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详情>
杖杜弄麞 《旧唐书·李林甫传》:“有用‘杕杜’二字者,林甫不识杕字,谓吏部侍郎韦陡曰:‘此云杖杜何也?’陡俯首不敢言。又太常少卿姜度诞子,林甫手书庆之曰:‘闻有弄麞之庆’” 详情>
怨声载路 《旧唐书·张廷珪传》:“州县征输,星火逼迫,或谋计靡所,或鬻卖以充,怨声载路,私气未洽。” 详情>
犹豫未决 《旧唐书·裴寂传》:“高祖将先定京师,议者恐通为后患,犹豫未决。” 详情>
忧形于色 《旧唐书·五行志》:“四年六月,天下旱,蝗食田,祷祈无效,上忧形于色。” 详情>
优柔失断 《旧唐书·高祖纪论》:“然而优柔失断,浸润得行。” 详情>
应图受箓 《旧唐书·礼仪志》:“物极而复,天祚我唐,武、文二后,应图受箓。” 详情>
饮水栖衡 《旧唐书·崔慎由传》:“属岁兵荒,至于绝食,弟兄采佀拾橡实,饮水栖衡,而讲诵不辍,怡然终日。” 详情>
颐指进退 《旧唐书·郭子仪传》:“麾下老将若李怀光辈数十人,皆王侯重贵,子仪颐指进退,如仆隶焉。” 详情>
衣钵相传 《旧唐书 方伎传 神秀》:“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 详情>
薏苡之谤 《旧唐书 王珪杜正伦等传论》:“正伦以能文被举,以直道见委,参典机密,出入两宫,斯谓得时。然被承乾金带之讥,孰与夫薏苡之谤,士大夫慎之。” 详情>
以血洗血 《旧唐书·源休传》:“我国人皆欲杀汝,唯我不然。汝国已杀突董等,吾又杀汝,犹以血洗血,污益甚尔。” 详情>
以水洗血 《旧唐书·源休传》:“吾今以水洗血,不亦善乎!” 详情>
以古为鉴 《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按《旧唐书·魏徵传》“鉴”作“镜”。 详情>
以古为镜 《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详情>
一言丧邦 《论语·子路》:“一言而丧邦,有诸?”《旧唐书·孙伏伽传》:“周,隋之季,忠臣结舌,一言丧邦,谅足深诫。” 详情>
一班一级 《旧唐书 武帝纪》:“寒士纵有出人之才,登第之后,始得一班一级,固不能熟习也。”《新唐书 韦表微传》:“爵禄譬滋味也,人皆欲之,吾年五十,拭镜剪白,冒游少年间,取一班一级,不见其味也。” 详情>
一席之地 《旧唐书 后妃传上》:“妇人智识不远,有忤盛情,然贵妃久承恩顾,何惜宫中一席之地,使其京戮,安忍取辱于外哉!” 详情>
一家之说 《旧唐书·陆贽传》:“听一家之说则例理可征;考历代所行,则成败异效。” 详情>
一匡九合 《旧唐书·郑畋传》:“臣始仕从戎,爰承指顾,禀三令五申之戒,预一匡九合之谋。” 详情>
一代楷模 《旧唐书·李靖传》:“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 详情>
药石之言 《旧唐书 高季辅传》:“(太宗)特赐钟乳一剂,曰:‘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 详情>
燕昭好马 《旧唐书·薛登传》:“燕昭好马,则骏马来庭;叶公好龙,则真龙入室。” 详情>
咽苦吐甘 《旧唐书 礼仪志七》:“子之于母,慈爱特深;非母不育;推燥居湿,咽苦吐甘,生养劳瘁,恩斯极矣。” 详情>
薰莸异器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新旧唐书》:“凡作史者,美恶必宜别卷,所以类族辨物,使薰莸异器,阅者一览可知。” 详情>
旬输月送 《旧唐书·杨炎传》:“百姓受命而供之,沥膏血,鬻亲爱,旬输月送无休息。” 详情>
靴刀誓死 《旧唐书·李光弼传》:“及是击贼,常纳短刀于靴中,有决死之志,城上面西拜舞,三军感动。” 详情>
选贤举能 《旧唐书 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遗患于黎庶。此义不可不知也。” 详情>
选贤任能 《旧唐书 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贻患于黎庶,此以不可不知也。” 详情>
悬河注水 《旧唐书·杨炯传》:“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 详情>
虚美隐恶 《旧唐书·许敬宗传》:“敬宗又纳其宝货,称孝泰频破贼,斩获数万,汉将骁健者,唯苏定方与庞孝素耳,曹继权、刘伯英皆出其下。虚美隐恶如此。” 详情>
胸有城府 《旧唐书 李林甫传》:“林甫性沉密,城府深阻,未尝以爱憎见于容色。” 详情>
心正笔正 《旧唐书·柳公权传》:“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详情>
萧曹避席 《旧唐书 李德裕传论》:“语文章,则严、马扶轮;论政事,则萧、曹避席。” 详情>
小鸟依人 《旧唐书 长孙无忌传》:“褚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详情>
下笔如神 《旧唐书 陆贽传》:“其于议论应对,明练理体,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 详情>
无所不备 《旧唐书·霍王元轨传》:“夫人有短,所以见其长,至于霍王,无所不备。” 详情>
无坚不摧 《旧唐书 孔巢文传》:“(田)乃就宴,悦酒酣,自矜其骑射之艺,拳略之勇,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 详情>
问罪之师 《旧唐书 侯君集传》:“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 详情>
文理俱惬 《旧唐书 陆扆传》:“扆文思敏速,初无思虑,挥翰如飞,文理俱惬。” 详情>
文武双全 《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详情>
未识一丁 《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详情>
王后卢前 《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烱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 详情>
鼍鸣鳖应 《旧唐书·李密传》:“豹变鹊起,今也其时,鼍鸣鳖应,见机而作。” 详情>
同德同心 《旧唐书·马燧传》“长城压境,巨舰济川,同德同心,扶危持颠。”明·罗贯中《平山冷燕》第一回:“然君臣同德同心,于兹可见。” 详情>
调和鼎鼐 《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详情>
天下文宗 《旧唐书·陈子昂传》:“初为《感遇诗》三十首,京兆司功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天下文宗矣!’由是知名。” 详情>
韬戈卷甲 《旧唐书·陈少游传》:“韬戈卷甲,伫候指挥。” 详情>
韬晦之计 《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详情>
缩地补天 《旧唐书 音乐志一》:“高祖缩地补天,重张区宇;反魂肉骨,再造生灵。” 详情>
损人益己 《旧唐书·陆象先传》:“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详情>
随机应变 《旧唐书 郭孝恪传》:“建德远来助虐,粮运阻绝,此是天丧之时。请固武牢,屯军氾水,随机应变,则易为克殄。” 详情>
耸壑凌霄 《旧唐书·房玄龄传》:“仆阅人多矣,未见如此郎者。必成伟器,但恨不睹其耸壑凌霄耳。” 详情>
松乔之寿 《旧唐书 魏征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 详情>
死亡无日 《旧唐书·李密传》:“今兵众既多,粮无所出,若旷日持久,则人马困弊,大敌一临,死亡无日矣!” 详情>
死不闭目 《旧唐书·韩愈传》:“穷思毕精,以赎前过,怀痛穷天,死不闭目。” 详情>
思如涌泉 《旧唐书 苏颋传》:“舍人思如涌泉,峤所不及也。” 详情>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旧唐书·忠义传·王义方》:“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 详情>
鼠目獐头 《旧唐书 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详情>
守节不回 《旧唐书·肃铣等传论》:“辅公拓窃兵反叛,王雄诞守节不回,训子孙以忠贞,感士庶之流涕。” 详情>
生上起下 《旧唐书·褚无量传》:“凡者,生上起下之名,不专系于本职。” 详情>
身先士众 《旧唐书·李密传》:“公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乃欲急自尊崇,何示人不广也!” 详情>
散灰扃户 《旧唐书·李益传》:“然少有痴病,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而有散灰扃户之谭闻于时。故时谓妒痴为‘李益疾’。” 详情>
若释重负 《旧唐书 高祖纪》:“宜依前典,趋上尊号,若释重负,感泰兼怀。” 详情>
如临大敌 《旧唐书 郑畋传》:“畋还镇,搜乘补卒,缮修戎仗,浚饰城垒,尽出家财以散士卒。昼夜如临大敌。” 详情>
日角龙庭 《旧唐书·唐俭传》:“[高祖]密访时事,俭曰:‘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非在今朝。’” 详情>
人神共愤 《旧唐书 于頔传》:“頔顷拥节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详情>
人心所向 《旧唐书 隐太子建成传》:“而秦王勋业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 详情>
雀屏中选 《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于我帝。” 详情>
畎亩下才 《旧唐书·杨收传》:“臣畎亩下才,谬当委任。” 详情>
泉石膏肓 《旧唐书 隐逸传 田游岩》:“臣泉石膏肓,烟霞锢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 详情>
全军覆没 《旧唐书 李希烈传》:“官军皆为其所败,荆南节使张伯仪全军覆没。” 详情>
穷鸟触笼 《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绝,百计奔冲,如穷鸟触笼,似飞蛾赴焰。” 详情>
轻言肆口 《旧唐书·张玄素传》:“近代宋孝武轻言肆口,侮弄朝臣,攻其门户,乃至狼狈。” 详情>
轻死重义 《旧唐书·崔融传》:“若乃富商大贾,豪宗恶少,轻死重义,结党连群。” 详情>
磬笔难书 《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详情>
磬竹难书 《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详情>
罄竹难书 《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详情>
强弩末矢 《旧唐书·李密传》:“又强弩末矢,理无穿于鲁缟;冲风余力,讵能动于鸿毛。” 详情>
千里犹面 《旧唐书·房玄龄传》:“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 详情>
奇珍异宝 《旧唐书 张柬之传》:“其国西通大秦,南通交趾,奇珍异宝,进贡岁时不阙。” 详情>
七子八婿 《旧唐书·郭子仪传》载:唐郭子仪有子八人,婿七人,皆朝廷重官。 详情>
披毛求疵 《旧唐书·崔元综传》:“虽外示谨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鞠狱,必披毛求疵,陷于重辟。” 详情>
批毛求疵 《旧唐书·崔元综传》:“虽外示谨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鞠狱,必批毛求疵,陷于重辟。” 详情>
鸟惊鱼散 《旧唐书·契宓何力传》:“贼非有城郭,逐水草以为生,若不袭其不虞,便恐鸟惊鱼散。” 详情>
逆耳利行 《旧唐书·王晙传》:“臣蒙天泽,叨居重镇,逆耳利行,敢不尽言。” 详情>
囊锥露颖 《旧唐书·高骈传》:“始则囊锥露颖,稍有知音;寻则天骥呈才,急于试效。” 详情>
南山可移,判不可摇 《旧唐书·李元纮传》:“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 详情>
南山可移 《旧唐书·李元纮传》:“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终无摇动。” 详情>
目不识丁 《旧唐书 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详情>
模棱两可 《旧唐书 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详情>
摸棱两可 《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 详情>
冒名接脚 《旧唐书 韦陟传》:“后为吏部侍郎,常病选人冒名接脚,阙员既少,取士良难。” 详情>
罗织罪名 《旧唐书·来俊臣传》:“招集无赖数百人,令其告事,共为罗织,千里响应。” 详情>
龙盘凤翥 后晋·沈昫《旧唐书·玄宗纪》:“初,上皇亲拜五陵,至桥陵,见金粟山有龙盘凤翥之势。” 详情>
笼街喝道 《旧唐书·温造传》:“臣闻元和长庆中,中丞行李不过半坊,今乃远至两坊,谓之笼街喝道。” 详情>
临难不屈 《旧唐书·刘弘基传》:“高祖嘉其临难不屈,赐其家粟帛甚厚。” 详情>
料敌若神 《旧唐书·郭子仪传》:“故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料敌如神。” 详情>
料敌如神 《旧唐书 郭子仪传》:“故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料敌如神。” 详情>
立功赎罪 《旧唐书 王孝杰传》:“遣使斩宏晖以徇。使未至幽州,而宏晖已立功赎罪,竟免诛。” 详情>
力学不倦 《旧唐书 子繁传》:“以其警悟异常,泌之故人为宰相,左右援拯,后得累居郡守,而力学不倦。” 详情>
狂妄自大 《旧唐书 皇甫镈传》:“执谊,叔文乘时多僻,而欲斡运六合,斟酌万几;……何狂妄之甚也。” 详情>
口不绝吟 《旧唐书·韩愈传》:“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详情>
克传弓冶 《旧唐书·赵道兴传》:“卿今克传弓冶,可谓不坠家声。” 详情>
开阶立极 《旧唐书·辛替否传》:“拨乱反正,开阶立极,得至理之体,设简要之方。” 详情>
鲸吞虎据 《旧唐书·萧铣等传论》:“自隋朝维绝,宇县瓜分,小则鼠窃狗偷,大则鲸吞虎据。” 详情>
锦屏射雀 《旧唐书·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传》:“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于我帝。” 详情>
揭箧探囊 《旧唐书·酷吏传序》:“虽云固矣,而犹逾坦掘冢,揭箧探囊,死者于前,盗者于后,何者?” 详情>
简贤任能 《旧唐书 郭子仪传》:“委诸相以简贤任能,付老臣以练兵御侮,则黎元自理,寇盗自平,中兴之功,旬月可冀。” 详情>
简能而任 《旧唐书·魏征传》:“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详情>
监主自盗 《旧唐书 杨炎传》:“更召他吏绳之,曰:‘监主自盗,罪绞。’” 详情>
驾肩接武 《旧唐书·尹思贞李杰等传论》:“有唐之兴,绵历年所,骨鲠清廉之士,怀忠抱义之臣,台省之间,驾肩接武。” 详情>
家至户晓 《旧唐书 魏漠传》:“虽然,疑似之间,不可家至而户晓。” 详情>
加膝坠泉 《旧唐书·姜公辅传》:“公辅一言悟主,骤及台司;一言不合,礼遽疏薄,则加膝坠泉之间,君道可知矣!” 详情>
假誉驰声 《旧唐书 薛登传》:“比来举荐,多不以才,假誉驰声,互相推奖。” 详情>
计勋行赏 《旧唐书·房玄龄传》:“今计勋行赏,玄龄等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所以汉之萧何,虽无汗马,指踪推毂,故得功居第一。” 详情>
积厚成器 《旧唐书 韩弘传》:“降神挺材,积厚成器,中蕴深闳之量,外标严重之姿。” 详情>
积以为常 《旧唐书 张柬之传》:“今姚府所置之官……唯知诡谋狡算,恣情割剥,贪叨动掠,积以为常。” 详情>
济世安民 《旧唐书 太宗本纪上》:“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 详情>
吉网罗钳 唐天宝初,李林甫为相,任酷吏吉温、罗希奭为御史。吉罗承李旨意,诬陷异己,制造冤狱,时称“罗钳吉网”。事见《旧唐书·酷吏传下·罗希奭》。 详情>
嫉恶好善 《旧唐书·王珪传》:“至如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 详情>
魂慑色沮 《旧唐书·忠义传·李櫈》:“及兵交之后,被铁骑唐突,飞矢如雨,皆魂慑色沮,望贼奔散。” 详情>
回天再造 《旧唐书·昭宗纪》:“甲戍制赐全忠‘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名。” 详情>
狐鸣狗盗 《旧唐书·郑畋传》:“畋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共剪狐鸣狗盗。” 详情>
狐假鸱张 《旧唐书·僖宗纪》:“初则狐假鸱张,自谓骁雄莫敌;旋则鸟鱼烂,无非破账而终。” 详情>
好生恶杀 《旧唐书·姚崇传》:“陛下好生恶杀,此事请不烦出敕,乞容臣出牒处分。” 详情>
汗流洽背 《旧唐书·昭宗纪》:“昭宗临轩自谕之曰:‘卿等藩侯,宜存臣节,称兵入朝,不由奏请,意在何也?’茂贞、行瑜汗流洽背,不能对。” 详情>
孤标独步 《旧唐书 杜审权传》:“尘外孤标,云间独步。” 详情>
高爵厚禄 《旧唐书·外威传序》:“盖恃宫掖之宠,接宴私之欢,高爵厚禄骄其内,声色服玩惑于外,莫知师友之训,不达危亡之道。” 详情>
肝髓流野 《旧唐书·萧瑀传》:“上奔播六年,中原之人,与贼肝髓流野,得复宗庙,遗老残民闻舆马音,流涕相欢。” 详情>
覆前戒后 《旧唐书·王方庆传》:“览古人成败之所由,鉴既往存亡之异轨,覆前戒后,居安思危。” 详情>
拊心泣血 《旧唐书·良吏传上·薛大鼎》:“请勿攻河东,从龙门直渡,据永丰仓,传檄远近,则足食足兵。既总天府,据百二之所,斯亦拊心泣血之计。” 详情>
富贵寿考 《旧唐书·郭子仪传赞》:“富贵寿考,繁衍安泰,衰荣始终,人道之盛,此无缺焉。” 详情>
奋不顾生 《旧唐书·田弘正传》:“常思奋不顾生,以身殉国。” 详情>
飞蛾赴焰 《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绝,百计奔冲,如穷鸟触笼,似飞蛾赴焰。” 详情>
飞蝇垂珠 《旧唐书·白居易传》:“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 详情>
房谋杜断 《旧唐书 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详情>
反老成童 《旧唐书·王守澄传》:“服一刀圭,可愈痿弱重膇之疾,复能反老成童。” 详情>
犯颜进谏 《旧唐书·魏征传》:“征状貌不逾中人,而素有胆智,每犯颜进谏,虽逢王赫斯怒,神色不移。” 详情>
耳闻不如眼见 《旧唐书 辛替否传》:“臣尝以为古之用度不时,爵赏不当,破家亡国者,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眼见。” 详情>
遁迹销声 《旧唐书·韦嗣立传》:“若任用无才,则有才之路塞,贤人君子所以遁迹销声,常怀叹恨者也。” 详情>
独立不群 《旧唐书·韦陟传》:“陟自幼风标整峻,独立不群,安石尤爱之。” 详情>
独是独非 《旧唐书 忠义传上 王义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亦不可独是独非,皆由圣旨。” 详情>
洞鉴古今 《旧唐书·王及善等传论》:“苟非洞鉴古今,深识王霸,何由立其高论哉。” 详情>
悼心疾首 《旧唐书·田布传》:“况其临命须臾,处之不挠,载形章表,益深衷悃,问使发缄,悼心疾首。” 详情>
刀耕火耨 《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 详情>
倒持太阿 《旧唐书·陈夷行传》:“自三数年来,奸臣窃权,陛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鳟柄。” 详情>
党邪陷正 《旧唐书·宋璟传》:“璟谓曰:‘名义至重,神道难欺,必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 详情>
胆大心小 《旧唐书 孙思邈传》:“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详情>
胆大于身 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详情>
触机便发 《旧唐书·韦思谦传》:“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权,触机便发,固宜为身灾也。” 详情>
绸缪帷帐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或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绸缪帷帐,经纶霸图。” 详情>
冲冠怒发 《旧唐书·郑畋传》:“而畋冲冠怒发,投袂冶兵,罗剑戟于樽前,练貔貅于阃外。” 详情>
鸱张鱼烂 《旧唐书·僖宗纪》:“初则狐假鸱张,自谓骁雄莫敌;旋则鸟焚鱼烂,无非破败而终。” 详情>
晨炊星饭 《旧唐书·张廷珪传》:“又役鬼不可,唯人是营,通计工匠,率多贫窭,,朝驱暮役,劳筋苦骨,箪食瓢饮,晨炊星饭,饥渴所致,疾疹交集。” 详情>
尘外孤标 《旧唐书·杜审权传》:“冲碎孕灵岳之秀,精明含列宿之光,尘外孤标,闲云独步。” 详情>
长命富贵 《旧唐书 姚崇传》:“经云:‘求长命得长命,求富贵得富贵。’” 详情>
策名就列 《旧唐书 太宗纪上》:“然情存今古,世踵浇季,而策名就列,或乖大礼。” 详情>
才望高雅 《旧唐书 陆象先传》:“陆景初才望高雅,非常所及。” 详情>
不知大体 《旧唐书·田弘正传》:“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固阻其情,凡四上表不报。” 详情>
不拘细节 《旧唐书 文苑传中 元万顷》:“万顷属文敏速,然性疏旷,不拘细节,无儒者之风。” 详情>
比肩皆是 《旧唐书 元行冲传》:“然雅达通博,不代而生;浮学守株,比肩皆是。” 详情>
背碑覆局 《旧唐书 文苑传上 张蕴古》:“张蕴古,相州洹水人也。性聪敏,博涉书传,善缀文,能背碑覆局,尤晓时务,为州闾所称。” 详情>
背义负恩 《旧唐书 乔琳传》:“上以其累经重任,顿亏臣节,自受逆命,颇闻讥谐悖慢之言,背义负恩,固不可舍,命斩之。” 详情>
北门之寄 《旧唐书 李自良传》:“德宗以河东密迩胡戎,难于择帅,翌日,自良谢,上谓之曰:‘卿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 详情>
北叟失马 《旧唐书 萧瑀传》:“太宗尝从容谓房玄龄曰:‘萧瑀大业之日,进谏隋主,出为河池郡守。应遭剖心之祸,翻见太平之日,北叟失马,事亦难常。” 详情>
傍观者清 《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必审,何所为疑而不申列?” 详情>
半子之谊 《旧唐书·回纥传》:“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 详情>
伴食宰相 《旧唐书 卢怀慎传》:“开元三年,迁黄门监。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详情>
百福具臻 《旧唐书 李藩传》:“伏望陛下每以汉文孔子之意为准,则百福具臻。” 详情>
百忍成金 《旧唐书 孝友传 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详情>
白云孤飞 《旧唐书 狄仁杰传》:“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伫立久之。云移乃行。” 详情>
而今而后 《吕氏春秋 恃君览 长利》:“臣而今而后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旧唐书 卢藏用传》:“而今而后,焚蓍龟,毁律历,废六合,斥五行,浩然清虑,则将奚若?” 详情>
匪夷匪惠 《旧唐书·司空图传》:“匪夷匪惠,难居公正之明;载省载思,当徇栖衡之志,可放还山。” 详情>
花朝月夜 《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详情>
花朝月夕 《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详情>
苦学力文 《旧唐书·白居易传》:“蓦然为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苦学力文所致。” 详情>
砺戈秣马 《旧唐书·刘仁轨传》:“宜砺戈秣马,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 详情>
两脚野狐 《旧唐书·杨再思传》:“左补阙戴令言作《两脚野狐赋》以讥讽之,再思闻之怒。” 详情>
天下恟恟 《旧唐书·任瑰传》:“后主残酷无道,征役不息,天下恟恟,思闻拯乱。” 详情>
笑里藏刀 《旧唐书 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详情>
阅人多矣 《旧唐书·房玄龄传》:“仆阅人多矣,未见如此郎者,必成伟器。” 详情>
烟霞痼疾 《旧唐书 隐逸传 田游岩》:“臣泉石膏肓,烟霞痼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 详情>
一丁不识 《旧唐书 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详情>
月夜花朝 《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详情>
重熙累叶 《旧唐书·音乐志四》:“三光再朗,庶绩其凝。重熙累叶,景命是膺。” 详情>
空口说白话 《旧唐书 宪宗本纪》:“凡好事口说则易,躬行则难。卿等既言之,须行之,勿空口说。” 详情>
胜负兵家常势 《旧唐书·宪宗纪》:“胜负兵家常势,不可以一将失利,便沮或计。” 详情>
霹雳手 《旧唐书·裴凗传》:“由是大知名,号为‘霹雳手’。” 详情>
百无一堪 《旧唐书 郭子仪传》:“盖以六军之兵,素非精练,皆市肆屠沽之人,务挂虚名,苟避征赋,及驱以就战,百无一堪。” 详情>
君圣臣贤 《旧唐书·马燧传》:“道无不行,谋无不臧,君圣臣贤,运泰时康。”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十九回:“当今乃尧舜之世,君圣臣贤。” 详情>
守道安贫 《旧唐书·王及善等人传赞》:“守道安贫,坏远当仁。” 详情>
岁时伏腊 《旧唐书 张九龄传》:“又以其弟九章,九皋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 详情>
一心无二 《旧唐书 张巡传》:“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 详情>
重熙累盛 《旧唐书·礼仪志六》:“国家系本仙宗,业承圣祖,重熙累盛,既锡无疆之休,合享登神,思弘不易之典。” 详情>
眈眈虎视 《旧唐书·张仲武传》:“渔阳突骑,燕歌壮气。赳赳元戎,眈眈虎视。” 详情>
歃血而盟 《旧唐书·李道彦传》:“诸将与之歃血而盟,赤辞信之。” 详情>
不夺农时 《旧唐书·李密传》:“是以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宁积于人无藏于府。” 详情>
何至于此 《旧唐书·李密传》:“请斩之以谢众,方可安辑。玄感曰:‘何至于此?’” 详情>
回天转日 《旧唐书·王义方传》:“虽挟山超海之力,望此犹轻;回天转日之威,方斯更劣。” 详情>
临危自计 后晋·刘昫《旧唐书·吴溆传》:“人臣食君之禄,死君之难,临危自计,非忠也。” 详情>
力分势弱 《旧唐书·杜伏威传》:“今同若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何不合以为强。” 详情>
虚生浪死 《旧唐书·越王贞传》:“诸王必须以匡救为忠,不可虚生浪死,取笑于后代。” 详情>
学际天人 《旧唐书·马怀素等传论》:“刘、徐等五公,学际天人,才兼文史。” 详情>
酝藉风流 《旧唐书·权德舆传》:“动作语言,一无外饰,酝藉风流,为时称向。” 详情>
赈贫济乏 《旧唐书·李轨传》:“李轨字处则,武威姑臧人也。有机辩,颇窥书籍,家富于财,赈贫济乏,人亦称之。” 详情>
知机识变 《旧唐书·尉迟敬德等传》:“史臣曰:‘皆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详情>

出自旧唐书的成语(共219个)、出处为旧唐书的成语大全,由诗词六六成语词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