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wén

诗文


拼音shī wén
注音ㄕ ㄨㄣˊ

繁体詩文
词性名词


诗文

词语解释

诗文[ shī wén ]

⒈  指诗歌。

⒉  指《诗经》的文字。

⒊  诗和文。

引证解释

⒈  指诗歌。

《文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望慕结不解,貽尔新诗文。”
李周翰 注:“新诗文,则此诗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曲文之词采,与诗文之词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

⒉  指《诗经》的文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诗》文弘奥,包韞六义。”

⒊  诗和文。

唐 韩愈 《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尚书於 大历 初名能为诗文,及公为文,亦最长於诗。”
明 焦竑 《玉堂丛语·任达》:“少孤力学,能诗文,好权略,每论事,輒倾其座人。”
《新华文摘》1983年第7期:“嫁一个会种田的男子汉,最好会弹唱,又会做诗文。”

国语辞典

诗文[ shī wén ]

⒈  泛指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

《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虞博士到了十七八岁,就随著他学诗文。」

分字解释


造句

  • 他过去经常给我们朗诵法语诗文。
  • 他的音乐比诗文更具诗意。
  • 故事很不错,诗文也美妙。
  • 传统文人的诗文书画技艺丧失殆尽。
  • 旱灾的复杂情形浓缩于古代诗文之中。
  • 诗文字画,他们只会绘画。
  • 这是我给他写的最后的诗文。
  • 印度创立了叙事诗文学。
  • 有些人天生是诗人——用精致的诗文触碰人们的内心。
  • 诗文书画,画排在最后。
  • 岁月如诗,用心体会者方能悟出诗文美妙。
  •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
  • 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 译注的诗文。在我当时读到的诗歌中,他的诗文最能打动我。
  • 他们没有武器,没有旗帜,吟诵的诗文也缺少庄重的韵律。
  • 由此可见,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是有机结合的,不能把诗文视为多余。
  • 衷诚地渴盼着诗文的神髓,高尚圣洁,云蒸霞蔚,永存于天地之间。
  • 从陶渊明的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己的生命价值有独特的思考。
  • 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 杭州诗僧对苏轼的人生观、世界观、诗文创作和诗文理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因此,任何人在我的诗文中,也找不到什么可使他有足够的自信对我的作品加以颂扬。
※ "诗文"的意思解释、诗文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