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hǎodǎi

不识好歹



不识好歹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歹:坏。分辨不清是非好坏。也作“不知好歹”。

详细释义

  1. 不知好坏。指愚蠢,缺乏识别能力。

    给你们读一点古书总是好意;古书又不是毒药,竟会这样胡闹起来,这明明是~呀!◎夏丐尊、叶圣陶《文心》十五

百科释义

不知好坏。指愚蠢的缺乏识别能力的人或事物。出处《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九阿姐]方才告诉我许多话,说你不识好歹,放着鹅毛不知轻,顶着磨子不知重,心下好生不悦。”


基础信息

拼音bù shí hǎo dǎi

注音ㄅㄨˋ ㄕˊ ㄏㄠˇ ㄉㄞˇ

繁体不識好歹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感情不识好歹是贬义词。

例子给你们读一点古书总是好意;古书又不是毒药,竟会这样胡闹起来,这明明是不识好歹呀!夏丐尊、叶圣陶《文心》十五

正音“好”,不能读作“hào”。

辨形“歹”,不能写作“夕”。

辨析不识好歹和“不识抬举”;都可表示不明白别人对自己的好意。但“不识抬举”含有“明白别人对自己的器重、称赞、提拔”的意思;不识好歹只表示“不明白别人对自己的好意”;还可指不辨是非;“不识抬举”不能。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辨是非,不懂别人的好意。

近义是非不分,混淆黑白,黑白颠倒,不识抬举

反义刚正不阿,是非分明

歇后语好心当作驴干肺

造句

  • 那个贼不识好歹竟要抢劫一个女警察。
  • 你真不识好歹!一个老笑着的女人有多好!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识好歹的意思解释、不识好歹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不识好歹 歹:坏。分辨不清是非好坏。也作“不知好歹”。
不知好歹 不能辨别好坏。指人糊涂,不知事情的是非或轻重。
好歹不分 指不分是非,不识好坏。出自《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
不识时务 不识:不懂得,不认识。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不能认清时代的潮流或当前的形势。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不识局面 犹不识时务。
不识高低 高低:深浅。指说话做事不懂得轻重、深浅。
不识泰山 不认识泰山。比喻没有见识,不知礼敬或认不出地位高、本领大的人。
不识之无 指不识字(“之”和“无”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字)。
不识东家 “不识东家丘”的略语。相传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称之为“东家丘”,后以“不识东家”谓不识近邻是圣贤。
不识马肝 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