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ínwēináo

临危不挠



临危不挠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临危不屈。形容英勇坚贞。

详细释义

  1. 挠:屈,折。遇到危险时并不屈服。形容英勇坚贞。

临危不挠[línwēibùnáo]
  1. 遇到危难时能坚定意志,不屈不挠。

    周书˙卷四十六˙孝义传˙李棠等传˙史臣曰:李堂、柳桧临危不挠,视死如归,其壮志贞情,可与青松白玉比质也。

百科释义

línwēibùnáo成语:临危不挠【解释】:挠:屈,折。遇到危险时并不屈服。形容英勇坚贞。


基础信息

拼音lín wēi bù náo

注音ㄌ一ㄣˊ ㄨㄟ ㄅㄨˋ ㄋㄠˊ

繁体臨危不撓

出处《周书·李棠柳桧传论》:“李棠、柳桧并临危不挠,视死如归,其壮志贞情,可与青松白玉比质也。”

感情临危不挠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临危不挠的意思解释、临危不挠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临危不挠 临危不屈。形容英勇坚贞。
临危不乱 指指面临危险心情不慌乱。
临危不惧 临:碰到,面对。面对危难,一点也不害怕。也作“临危不顾”。
临危不苟 亦作'临难不苟'。
临危不惮 见'临危不惧'。
不屈不挠 屈、挠:弯曲,比喻屈服。不屈服。形容不畏困难十分顽强,或在恶势力面前坚决不屈服。也作“不挠不屈”。
不挠不折 不弯曲,不屈服。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持正不挠 意思是指坚持正道,决不屈服。
神色不挠 仓皇:惊慌,慌张。指在紧急的情况下,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失去常态。
守正不挠 正:正道。挠:弯曲,比喻屈服。形容为人做事坚守正道而不屈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