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èbǎi

一泻百里



一泻百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见“[[一泻千里]]”。

详细释义


基础信息

拼音yī xiè bǎi lǐ

注音一 ㄒ一ㄝˋ ㄅㄞˇ ㄌ一ˇ

繁体一瀉百裏

出处唐·韩愈《贞女峡》诗:“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

感情一泻百里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速度快。

近义一泻万里,一泻千里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泻百里的意思解释、一泻百里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泻百里 见“[[一泻千里]]”。
一泻万里 见“[[一泻千里]]”。
一泻千里 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一泻汪洋 形容水流迅速,水势浩大。
百里之命 指国君的政令。百里﹐指诸侯国。
百里之任 指一县的长官,如县宰、县令等。
百里异习 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百里之才 百里:古代一县约管辖方圆百里的面积,后用“百里”为县的代称。指治理一个县的才能。
蹙国百里 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八百里驳 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