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钱熙的诗 > 清源山(题拟)

清源山(题拟)

[唐代]:钱熙

巍峨堆压郡城阴,秀出天涯(《泉州府志》作「崖」)几万寻。
翠影倒时吞半郭,岚光凝处滴疎林。
(见《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一八五《泉山部》、同治庚午年刊黄任等纂《泉州府志》卷六。
)。

钱熙简介

唐代·钱熙的简介

年四十八。诗三首。(《全唐诗》无钱熙诗,传据《宋史》卷四四○)...〔► 钱熙的诗(9篇) ► 钱熙的名句

猜你喜欢

清源山(题拟)

唐代钱熙

巍峨堆压郡城阴,秀出天涯(《泉州府志》作「崖」)几万寻。
翠影倒时吞半郭,岚光凝处滴疎林。
(见《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一八五《泉山部》、同治庚午年刊黄任等纂《泉州府志》卷六。
)。

庐山(题拟)

唐代修睦

底事[匡](康)庐住忘回,其如幽致胜天台。
僧闲吟倚六朝树,客思晚行三径苔。
(见《舆地纪胜》卷三十《江州》。
)。

龙丘山(题拟)

唐代贯休

几朵碧芙蕖,王维图未图。
层层皆有瀑,一一合吾居。
雨歇如争出,严霜不到枯。
世犹多事在,为尔久踌躇。
(见康熙十五年刊杨廷望纂《衢州府志》卷三。
)。

大涤山(题拟)

唐代白元鉴

天坛绝顶山,髣髴翠微间。
迹久苔纹碎,云根古木闲。
丹成人已去,鹤驾未曾还。
犹有箫吹响,时时下旧山。
(见《咸淳临安志》卷二四)(按:《全唐诗补逸》卷十八据《洞霄诗集》收《天坛》,为此诗之别本,然四十字中有二十八字不同,今重录。
《咸淳临安志》收《大涤洞》一首,首三句与《全唐诗补逸》不同,录如次:「灵山实秀德,仙圣杳难亲。
水熘空岩石,……」余同,不录。
)。

烂柯山(题拟)

唐代杨明

[洞天春远日]行迟,[几点残星(残)]仙子棋。
[樵斧]烂柯人换世,[碧]桃花影未曾移。
(见光绪卅二年郑永禧纂《烂柯山志》卷十一《歷朝金石考》录《唐杨明残诗碑》。
碑仅存十六字,缺字系郑氏据《府志》补。
)(〖1〗碑后附款识,上半已缺,残文云:「讳明,字文举,号潜醉,文章高古,诗为耑门〖中缺〗柯山,而先生之诗,遂刻山中,以俟赏者〖中缺〗二年冬十月十有八日门生碣石王主敬谨。
」〖2〗郑氏跋云:「右碑正书四行,行七字,诗一句。
每字方四寸许。
后二行款识,末一行年月,脱上年号,致难稽考耳。
碑四边花纹,据瞿溥《日迟亭记》,系唐人诗刻,明代已断,今尚存两截。
跋内明无籍贯。
康熙《县志》称河东人,碣石在今山东武定府海丰县黄河入海处,古河东地也,当不误。
」「《府志》列宋诗,喜庆《志》并改《日致亭记》,取唐人)(『春远日迟』之咏为,昔人岂别有攷欤?留俟知音。
」杨明为唐人抑为宋人,尚难确定,今姑录出以备考详。
又按:《南部新书》卷丁有王主敬事迹,未知即诗后题识者否。
据劳格《御史臺精舍题名考》卷一云,王主敬即王上客,高宗时人,事详《刘宾客外集》卷九《王倰神道碑》及《太平广记》卷二五○引《两京新记》。
)。

大鹏山(题拟)

唐代黄损

山清神骨水澄心,到此方知胜二林。
(见《舆地纪胜》卷九二《连州》)。

春(题拟)

唐代晓峦

滩潄金沙过枕前,雨丝斜织麯尘烟。
绿杨红杏宜寒食,紫雁黄鹂聒昼眠。
(见明刻本《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三。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卷二录第二句。
)。

笋(题拟)

唐代李商隐

昨夜春霞迸藓根,乱披烟箨出柴门。
稚川龙过应迴首,认得青青几代孙。
(见《全芳备祖后集》卷二三)。

雪(题拟)

唐代幸夤逊

巧剪银花乱,轻飞玉叶狂。
(见《古今合璧事类备要为前集》卷三。
)。

竹(题拟)

唐代杨炯

森然几竿竹,密密茂成林。
半室生清兴,一窗余午阴。
俗物不到眼,好书还上心。
底事忘覊旅,此君同此襟。
(见《全芳备祖后集》卷十六「竹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