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贾岛的诗 > 让糺曹上乐使君

让糺曹上乐使君

[唐代]:贾岛

战战复兢兢,犹如履薄冰。
虽然叨一掾,还似说三乘。
瓶汲南溪水,书来北岳僧。
戆愚兼抱疾,权纪不相应。

贾岛简介

唐代·贾岛的简介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 贾岛的诗(442篇) ► 贾岛的名句

猜你喜欢

让糺曹上乐使君

唐代贾岛

战战复兢兢,犹如履薄冰。
虽然叨一掾,还似说三乘。
瓶汲南溪水,书来北岳僧。
戆愚兼抱疾,权纪不相应。

让纠曹上乐使君

唐代贾岛

战战复兢兢,犹如履薄冰。虽然叨一掾,还似说三乘。
瓶汲南溪水,书来北岳僧。戆愚兼抱疾,权纪不相应。

上乐使君救康成公

唐代贾岛

曾梦诸侯笑,康囚议脱枷。千根池里藕,一朵火中花。

赠乐使君

唐代马云奇

知君桃李遍成蹊,故託乔林此处栖。
虽然灌木凌云秀,会有寒鵶夜夜啼。
(〖1〗以上十三首诗从伯二五五五残卷中录出。
第一首下题名马云奇。
因为这些诗格调相似,其中有多首咏及被吐蕃拘繫之事,故可定为一人作品。
这个残卷中还有五十九首伕名诗〖已编入第二卷〗,也是唐代中期我国国内民族战争中被吐蕃拘繫的敦煌汉族人所写。
这些诗,过去未见着录,《全唐诗》也没有收入。
有三生前在巴黎图书馆将这一残卷全文录出,以后又作过整理加工,惜未最后定稿。
现据舒学同志的整理稿校对后辑入本卷。
〖2〗马云奇的生平目前虽无资料可查,但从这十三首的内容来看,尤其是从第一首《怀素师草书歌》所写的怀素情况来看,诗的写作时间与卷二那五十九首伕名诗大致相近,即在公元七五八--七八一年吐蕃逐渐侵吞河陇地区,而西州、沙州尚为唐军坚守之时。
(对马云奇诗及卷二无名氏残诗集的作者近年有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
现摘录柴剑虹、潘重规的文章如次,以供参考。
〖3〗)(柴剑虹《敦煌伯二五五五卷「马云奇诗」辨》〖刊《中华文史论丛》一九八四年第二辑〗认为,伯二五五五卷中马云奇的诗只有《怀素师草书歌》一首,其余十二首与另外五十九首一样,均是一位佚名的落蕃人所作。
他指出,该卷第一部分正面抄唐人诗一百五十六首,文两篇,背面抄诗三十二首,应是唐人诗文选集残卷。
从抄写情况看,正面显系一人笔迹。
那五十九首坆名诗抄写格式稍异,大多数诗题完整,且高出一格抄,内容又紧密衔接,作者自抄的可能性很大。
背面所抄,署名马云奇的只有《怀素师草书歌》一首,此诗诗题低两格抄,署名又和诗题空两格,且用大字抄写。
《白云歌》等十二首抄于此诗之左,并无署名,而且马上改变了抄写格式,字体也缩小了一倍,诗题顶格。
这十二首诗从抄写格式到内容、风格均与马云奇《怀素师草书歌》迥异,却与写卷正面那五十九首佚名诗连贯一气。
他将两组诗相比较后,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作者身世相同,诗的内容一致;第二,有些诗句极为相仿,似出一人之手,两组诗可能为同一人所作。
他并推测这两组诗的作者,可能即为紧接前五十九首诗抄录刘商《胡笳十八拍》后又自加一拍的「落蕃人毛押牙」。
关于马云奇,柴剑虹考证其《怀素师草书歌》应作于大历六年冬至九年春之间。
并推测其可能到过河西一带,苏联藏敦煌残卷中有岑参《敦煌马太守后亭歌》,这位马太守是否马云奇,尚有待确定。
〖4〗潘重规《敦煌唐人陷蕃诗集残卷作者的新探测》〖刊一九八五年六月出版的《汉学研究》第三卷第一期〗一文,为作者在巴黎国家图书馆东方稿本部披阅敦煌原卷后写成,也认为马云奇是陷蕃诗集作者之一的说法是错误的。
潘文指出伯二五五五卷钞写诗文很多,也很杂乱。
马云奇《怀素师草书歌》后是没有作者姓名的《白云歌》等诗,前者字体较大,后者较小,并非同一人所书。
因此,不可根据前一首诗的作者,便牵连以下没有作者姓名的诗篇归属为同一人作品。
潘文进而考察了怀素的生平,考定其生于开元二十五年〖七三七〗。
马云奇诗云:「怀素纔年三十余,不出湖南学草书。
」可推知此诗作于早年未出湖南时,马的年龄显然超过怀素。
敦煌陷蕃在建中二年,其时马云奇应已是六十以上的老翁。
但仔细抽绎十二首陷蕃诗及另一组五十九首作品,作者应是盛年的男儿,诗中全没有流露老翁的口吻。
因而确定《白云歌》以下十二首不可能是马云奇所作。
同时,潘文也推测七十余首陷蕃诗的作者可能是「落蕃人毛押牙〖衙〗」。
))。

上乐

元代陈基

夕次泰州郭,朝行上乐里。密雨洒蒹葭,秋风落菰米。

颇闻承平际,鱼盐贱如水。箫鼓乐丛祠,讴歌动成市。

中原正格斗,击柝闻四鄙。官道日榛芜,生人等蝼蚁。

依依烟际舟,两两舟中子。来往卖鱼虾,出入官军里。

生长离乱间,不识纨与绮。失喜见王师,被服多华靡。

买物不论钱,仆仆更拜起。何当罢战伐,万国收戎垒。

山河归带砺,车书复大轨。有地尽蚕桑,无人不冠履。

腐儒亦何需,归山守松梓。击壤尽馀年,此乐无穷已。

和君时城上乐字韵

宋代彭汝砺

吾衰寡所欣,惟子足与乐。
爱君凌云气,更老更充扩。
危城纵登眺,万里见澄廓。
中林韵秋风,往往中宫角。
琼液白玉浆,十分许君酌。
是非等毫髮,未足烦商搉。
贪狥终不还,彼哉世人错。

代上乐平傅知州初庵

宋代陆文圭

一代风流独老庵,再扶道脉起东南。
家声可与诸洪继,易学曾同小阮参。
昼锦羡君荣世胄,寒毡容我坐清谈。
愿为药笼中间物,才匪芝苓愧不堪。

醉中戏赠郑使君 时使君先归,留妓乐重饮。

唐代白居易

密座移红毯,酡颜照绿杯。
双娥留且住,五马任先回。
醉耳歌催醒,愁眉笑引开。
平生少年兴,临老暂重来。

奉酬袁使君高寺院新亭对雨(其亭即使君所创

唐代皎然

兹亭迹素浅,胜事并随公。法界飘香雨,禅窗洒竹风。
浮烟披夕景,高鹤下秋空。冥寂四山久,宁期此会同。

予出蜀日尝遣僧则华乞签于射洪陆使君祠使君

宋代陆游

我幼入家塾,结发知苦心。
稍长谬闻道,笃守至于今。
淡然朱丝弦,三叹有遗音。
讵敢负所学,枉尺求直寻。
彼哉孔光辈,千载污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