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王建的诗 > 精卫词

精卫词

[唐代]: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
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
愿我身死子还生。

译文与注释

诗作注释
(1)磊磊:山石众多而委积的样子。
(2)但得:只要。
(3)何所为:做什么。
(4)穿:破。
(5)空:仅仅

白话译文

精卫,谁叫你来填海,海边青黑色的石子堆积了那么多!
如果大海被你填平变成枯池,那么海中的鱼龙该怎么办?
你的嘴磨破难道因为仅仅是衔石头,山中的草木已经没有完整的丫枝!
你早晚在树头海里来回奔波,羽翼受到摧残时时堕落在海里。
高山未尽海未填平,真希望当初是我淹死你还活着!

《精卫词》赏析

相较其他诗人写精卫的诗歌,本诗视角新颖,不是对精卫本身进行评价,而是就其填海这一行为做理性思考,其中有对精卫因为填海而奔波劳累、伤痕累累的同情,又有对精卫填海这一伤及无辜、毁坏草木的行为提出质疑,同时流露出作者无限悲悯的博大情怀。
诗歌首句“精卫谁教尔填海”,表面看是提问,实则是质疑,明知故问,因为谁都知道精卫填海是为了复仇,报“溺亡”之仇。但这一问,更能引起读者对填海这一行为的思考。接下来,作者就围绕着“填海”为读者呈现四幅画面:
第一幅:“海边石子青磊磊”。这是实景描绘,海边,石子堆积如山。这是精卫填海的凭借,石子之多,足见精卫填海的决心。
第二幅:“海中鱼龙何所为”。这是虚景假设,写填海后果。海被填平后,海中鱼龙如涸辙之鲋般陷入困境,无处求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因一己之私仇而可能殃及无辜的鱼龙,作者明知故问的缘由逐渐显现。
第三幅:“山中草木无全枝”。先来一句过渡。第五句“口穿岂为空衔石”照应第二句“海边石子青磊磊”,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作者的视角从海边转向山上,然后又是一幅实景描绘,再写填海后果,山中的草木七零八落。填海殃及的不仅是鱼龙,还有山中草木!作者明知故问的缘由进一步显现。
第四幅:“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这幅图景是虚实结合,再写填海后果。虚写精卫因填海而奔波劳累、遍体鳞伤。“朝”“暮”多为想象,互文见义,但虚中有实,突出精卫奔波劳累;“口穿”“羽折“”堕水”为实写之词,实中有虚,写精卫的遍体鳞伤。对精卫填海的行为,作者是理解的,毕竟大海是造成悲剧的元凶;对精卫填海时所遭受的苦痛,作者是饱含悲悯之情的,毕竟精卫有仇报仇的血性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问题在于,这种悲悯,用在“鱼龙”“草木”身上,同样适用。这因为如此,作者才会在开篇发出明知故问的话来。
这四幅画面,写填海后果,也是作者悲悯之情的蓄积过程,从伤及无辜到自伤,填海的伤害达到极点,诗人的悲悯之情也达到极点。
一个饱含悲悯之情的人常怀不忍之心和好生之德。
于是便逼出全篇警策之句“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来。这是直抒胸臆。前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高山未尽”则草木未尽,“海未平”则鱼龙有望,对草木、鱼龙、精卫皆有悲悯之情的作者在后一句提出了最佳的解决方案:我被淹死,精卫活着。当然,只能是希望。一切皆由溺亡而生,问题要从根本解决。我被淹死则心忧鱼龙草木而不会复仇,精卫也不会填海从而受伤。之所以是警策,在于它突出了作者无尽的悲悯和不忍,因超越了恩仇生死而闪耀着人性真善美的光辉,是从小我到大我的跨越,提升了本诗的思想境界。
关于这两句,有一种理解为以精卫的口吻表达,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还有一种理解为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第一种理解,“我”是指精卫,“子”指子孙;第二种理解“我”指作者,“子”指精卫。这两种理解都带有“愚公移山”的影子,都体现了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所需要的时代精神,如果剥离诗歌断章取义,这两句这样理解是无可厚非甚至非常恰当的。但如果是置于全诗之中则似有不妥,有文理不通之嫌,诗中三、四句就很费解,第六句“山中草木五全枝”虽然是解释“口穿”原因的,但多情的读者又怎能不因山上“草木无全枝”而心生凉意,除非解读者有意选择性的忽略。是的,“高山未尽海未平”饱含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理想,但是作者似乎更愿意引领我们去思考山尽海平后惨不忍睹的景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是科学论断嘛!
本诗语言质朴,但意蕴深远。综合运用了叙述、写景、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让读者既能感受到精卫的执着而悲苦形象特点,又能通过画面描绘认知到填海后的悲惨荒凉景象,同时深切感受到作者饱满而沉郁的悲悯情怀。

《精卫词》高考真题(2018高考语文新课标Ⅲ卷)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 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2. 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 A (A项说法涉及诗歌第一句,从诗的后两句“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可看出作者对精卫这个神话中人物的赞美,可知该项“作者对精卫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说法有误。)
2. 观点一:同意。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很明显命题人是想在诗歌赏析这个板块紧扣时代精神以实现试卷上的所谓“立德树人”目标的,“精卫填海”是一个不错的题材,并且十八大以后也屡屡出现在各大媒体中,政治过硬的命题人不可能没有看到。选这首诗歌设置高考题是时代之福,但是不一定是考生之福,语文之福。今年高考语文成绩出现“塌方式”下滑,诗歌赏析这个板块恐怕是功不可没的。
如果我们认可命题人对本诗中精卫这个形象(坚韧不拔、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及作者情感(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认知,那么选择题B项很明显是错的,因为“海中的鱼龙会陷入困境”这一理解有损于精卫形象的崇高,最好的理解是“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就无所作为不能再兴风作浪了”。
这首诗如果已有信息来看,前人的赏析评价貌似极少,涉及对最后两句的不同理解更是没有见到,不知道命题人的“一般认为”是哪些人的认为。参考答案中,以观点一的看法来理解最后一句应该是这样:希望我死了子孙还活着。这怎么看怎么憋,结论直指“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更是需要九曲回肠方能明白了。对于观点二,只想说,如果作者真要帮助精卫填海的话,活着比死更有价值。无它,因为人的力量比鸟儿的力量要大很多很多!

《精卫词》阅读及答案

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品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15.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及解析:

14.A   

15.观点一:同意。①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②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①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②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1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所选的诗歌材料是一首七言古风,诗歌作者针对精卫填海这个古代神话中“精卫”这个人物展开议论,抒发自己的情怀。对于阅读面广、知道这个神话故事的学生,难度不大;但对于阅读面较窄、不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学生,则有一定难度。题中所给的四个选项,前三项分别就诗歌的内容进行赏析,后一项对诗歌的语言进行赏析。其中,A项说法涉及诗歌第一句,从诗的后两句“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可看出作者对精卫这个神话中人物的赞美,可知该项“作者对精卫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说法有误。

点睛:解答此题,要注意几方面的结合。一是诗句内容的正确理解,二是作者通过全诗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的准确把握,三是对诗歌各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的正确分析,四是对相关诗歌的正确理解和赏析。比如D项,就必须对白居易的《观刈麦》的语言特点有正确的把握。

1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设置开放性答案,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张力。由于时代的变迁、语言的变化,对一些古诗的解读是可以多元的,此题可以鼓励考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因此凡是能够言之成理的答案都可视为正确。这里介绍两种观点:观点一:同意。原因有:(1)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精神的一种自我抒发;(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继承遗志,生命不息,填海不止。观点二:不同意。原因有:(1)这两句咏赞了精卫坚忍不拔的壮志、奋斗到底的毅力,表达了作者的赞扬和崇敬。(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自我之身,成全精卫之志。

点睛:这是一道主观性答题的试题。组织答案时,首先要读懂题目要求。题目要求对“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这个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答案要明白无误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含糊;而且都要说出具体理由。

王建简介

唐代·王建的简介

王建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 王建的诗(616篇) ► 王建的名句

猜你喜欢

精卫词

明代胡奎

精卫精卫飞且鸣,千年填海海不平。世传此是炎帝女,不知何年填海水。

海山石烂海水枯,是时精卫安得无。如何精卫鸟,只填东海水。

海水尚可填,人心浩无底。

精卫词

元代许恕

西山石,东海波。海波浩渺山巍峨,衔石填海奈苦何!

羽毛摧折口流血,心不转,海可竭。

精卫词

唐代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
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
愿我身死子还生。

精卫

宋代王安石

帝子衔冤久未平,区区微意欲何成。
情知木石无云补,待见桑田几变更。

精卫

宋代林景熙

形微意良苦,前身葬长鲸。
天高不可诉,宿愤何时平。
欲填东海深,能使西山倾。
山倾海乃深,日夜空悲鸣。
情知力不任,誓将毕此生。

精卫

宋代胡仲弓

子房铸铁报韩仇,智者反为豪侠误。
倾秦岂在博浪沙,继世自闻嬴业仆。
吁嗟精卫亦偿冤,一旦奋飞身不顾。
衔石填海抑何愚,岂在朝朝与暮暮。
精卫精卫汝不知,沧海终有陵谷时。

精卫

唐代岑参

负剑出北门,乘桴适东溟。一鸟海上飞,云是帝女灵。
玉颜溺水死,精卫空为名。怨积徒有志,力微竟不成。
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

精卫

明代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精卫操

明代胡奎

石磊磊,海茫茫。白石不可烂,海尘何日黄。嗟哉精卫尔勿伤,昨日麻姑过东海,蓬莱弱水又生桑。

精卫诗

宋代吕本中

西山有鸟,其状如乌。
名曰精卫,其名自唿。
精卫堙海,不堙不止。
问谁之报,云帝之子。
帝子女娃,往游不还。
精卫求之,不敢有安。
海流不改,汝堙不迁。
嗟哉精卫,志则可怜。
我昔读书,惟圣之求。
竭力从之,以春及秋。
老人宴居,审吾之学。
惟时友朋,日就雕琢。
圣言甚微,吾意则近。
近以识微,退或有进。
三年于曹,惟罪之恐。
人虽甚厌,子亦不勇。
舒舒其云,沄沄其水。
子不与归,而曰有以。
豕羊在牢,刍秣之恋。
烹庖及之,抑又谁怨。
予学日远,子道日疏。
有愧精卫,其谁与居。
精卫之飞,不必戾天。
子之不如,宁有智焉。
惟作与否,愚智之择。
小人作诗,惟一劝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