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李绅的诗 > 悯农(其一)

悯农(其一)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注释: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犹:仍然。

《悯农(其一)》赏析

    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李绅简介

唐代·李绅的简介

李绅 李绅(772—846),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 李绅的诗(178篇) ► 李绅的名句

猜你喜欢

悯农(其一)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二)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碧城三首(其一)

唐代李商隐

碧城十二曲阑干,
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
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
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
一生长树水精盘。

回乡偶书(其一)

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修竹栏(一)·其一

明代王佐(汝学)

东风吹暖到天涯,修治栏干护好花。

无奈风光欺老眼,看花浑似隔窗纱。

锦石岩(一)·其一

明代伦以谅

水尽岩崖见,丹霞碧汉间。

女娲五色石,虞舜千年山。

地閟仙凡界,天开梦觉关。

凌风醉明月,宾主欲忘还。

端溪杂咏(一)·其一

明代区大相

城头吹玉笛,城下唱渔歌。

为问南征客,其如烟艇何。

和丘公五指山诗(一)·其一

明代王佐(汝学)

曾听经声学点头,披鳞带甲半沉浮。

须髯直驾潮初度,骨力犹翻水未流。

蓑笠不惊江上钓,飞鸣空狎浪中鸥。

云行万顷毫光射,展翮风生十二洲。

和丘公五指山诗(一)·其一

明代王佐(汝学)

南桥月色泛清波,每度春宵韵更多。

蜃阁春涛漱海黛,鳌山飞焰灿银河。

花迎素女传香粉,曲奏钧天洽笑歌。

长伴不知春有梦,何须载酒问春婆。

悯农

宋代李流谦

秋苗扫地尽,春苗破土出。
尚当积陈陈,那得有菜色。
不知终年耕,未了一日食。
守令民父母,贱士但挽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