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五老峰:庐山东南部相连的五座山峰,形状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山势险峻,是庐山胜景之一。李白曾在此地筑舍读书。芙蓉:莲花。
②九江:长江自江西九江而分九派,故称。九江在庐山北面。揽结:采集、收取。巢云松:隐居。

译文:
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
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在这里巢居于云松。

《登庐山五老峰》赏析

  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水》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登庐山五老峰》也是一首吟咏庐山美景的佳作,描写庐山的另一个风景点——五老峰。

  首句就是“庐山东南五老峰”,开门见山,紧扣诗题,交待了五老峰的地理位置,点明是在庐山的东南面。然而,第二句就出奇了。人们都说五老峰形似五老人,而在李白的眼里,阳光照射下的五老峰,金碧辉煌,就如同盛开着的金色芙蓉花一般。而这种山势形状,原本是天工造化,自然形成的,但李白却偏偏说它是由青山削成的。这一“削”字下得极妙,它不仅相当生动地刻画出了五老峰的险峻陡直,同时也表明诗人是由下往上仰视五老峰的。

  庐山南邻九江,如登上庐山小天池等景点向南远眺,就可望见九江、长江一带的秀丽景色。而五老峰本身就在庐山的东南面,靠得更近,也就更容易看清楚。原本是九江风光全在山下,尽收眼底之意,却被诗人说成“可揽结”,似乎可以随手采取到一样。所以这“揽结”二字又显得出奇了。倘若五老峰离九江不近,被其它山峰所挡,如果它不陡直,而是平坡斜面,也就无所谓“揽结”了。因此,首句所交待的“东南”方向和地理位置,次句以“削”摹写五老峰的陡直山势,是为伏笔一样,与此句的“揽结”完全照应了起来。

  五老峰地处庐山的东南面,风光优美,山势又如此险峻,九江的秀丽风光又可尽收眼底,山上又有着白云青松,这一切都触动了诗人的出世思想,使他不忍离去,故而说:“吾将此地巢云松。”后来,李白果然在五老峰的青松白云之中隐居了一段时间。这首诗既反映了诗人对五老峰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而这出世的思想则全是由末句告诉读者的,前面的三句全成了一种铺写。如果说次句是诗人由下往上仰视,那么第三句则是由上往下俯视,这一上一下,一仰一俯,正是写法上的变换,从而将五老峰的山色特点也都写活了。其中“削”、“揽结”等字词的运用,不乏想象和夸张的趣味,体现了李白诗歌一贯所具的风格。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 李白的诗(1607篇) ► 李白的名句

猜你喜欢

登庐山五老峰

唐代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游庐山五老峰

唐代吴筠

彭蠡隐深翠,沧波照芙蓉。
日初金光满,景落黛色浓。
云外听猨鸟,烟中见杉松。
自然符幽情,潇洒惬所从。
整策务探讨,嬉游任从容。
玉膏正滴沥,瑶草多䒠茸。
羽人栖层崖,道合乃一逢。
挥手欲轻举,为余扣琼钟。
空香清人心,正气信有宗。
永用谢物累,吾将乘鸾龙。

题元十八溪亭 亭在庐山东南五老峰下。

唐代白居易

怪君不喜仕,又不游州里。今日到幽居,了然知所以。
宿君石溪亭,潺湲声满耳。饮君螺杯酒,醉卧不能起。
见君五老峰,益悔居城市。爱君三男儿,始叹身无子。
余方炉峰下,结室为居士。山北与山东,往来从此始。

五老峰

宋代王禹偁

矗矗拂星榆,峥嵘与衆殊。
精灵奔昴宿,神异载河图。
捧日光先及,参天礼不趣。
绿萝供组绶,清籁献笙竽。
洩雨遥霑华,堆岚下照蒲。
僧窗分未足,郡阁占应俱。
漠漠云交袂,霏霏雪映鬚。
巨灵羞用壮,玉女愿为奴。
磊落工难画,参差德不孤。
儿孙溪石小,几杖涧松枯。
洞鄙三茅隠,山嫌四皓逋。
分形皆自立,倒影要谁扶。
将数惭同汉,臣名合贊虞。
嵩峰真树党,天柱太无徒。
安得随人意,移将近帝都。
吾君南面处,万岁一齐唿。

五老峰

宋代孔武仲

峻叠起青峰,森然五老翁。
云将色共古,天与寿无穷。
突兀巅崖峭,骈罗面势雄。
三光同孕育,四岳是儿童。
杰立层霄际,曾经坏刼中。
梦龄应可锡,图写献尧宫。

五老峰

宋代杨杰

干坤重年德,五老固苍顔。
亿万的间寿,二三云外山。
天高汉星聚,世治舜臣闲。
应笑游河客,悠悠去不还。

五老峰

宋代李纲

五峰秀出如五老,鬚发苍然长美好。
问之不肯道姓字,俨若子房从四皓。
商山採芝亦已久,汉庭辟谷何其早。
优游相与定储皇,携手江湖共幽讨。
化为峰石寄山巅,下视尘寰真电扫。
衣冠想像犹伟然,容貌至今初不藁。
祗应明月见当时,间有白云来问道。
逝将筑室近峰前,岁晚相依得相保。

五老峰

宋代王洋

已作人间瑞,飞空老尚豪。
势分方岳重,名列纬星髙。
月夜霜添髮,花晨露染袍。
此翁无奈事,占咏亦徒劳。

五老峰

明代袁宗道

崚嶒距虎豹,苍翠积莓苔。疑是庐山石,风雨忽飞来。

五老峰

元代吴当

五老峰前雪未消,烟岚染处夕阳挠。

沽来尊酒寻梅树,钓得江鱼上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