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遗时


拼音yí shí
注音一ˊ ㄕˊ

繁体遺時

遗时

词语解释

遗时[ yí shí ]

⒈  遗漏时节。

⒉  失去时机。

引证解释

⒈  遗漏时节。 《穀梁传·桓公元年》:“冬,十月,无事焉,何以书,不遗时也。

《春秋》编年,四时具而后为年。”

⒉  失去时机。

《战国策·赵策二》:“吾闻信不弃功,知不遗时。”

分字解释


造句

  • 抢劫犯在慌乱逃窜时把抢来的珠宝遗撒一地。
  • 根据老太太的遗瞩,她去世时,她的钱将遗留给她的孙子。
  • 《大业拾遗记》与《隋炀三记》(《海山记》、《开河记》、《迷楼记》)是晚唐时出现的四篇历史题材的传奇小说。
  • 调查人员说,尤其当警察知道他以前曾供认在七十年代时曾劫持一个男童以后,觉得可疑,于是对他展开巨细靡遗的监视。
※ "遗时"的意思解释、遗时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