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cái

百里才



百里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详细释义

  1. 治理一县的人才。古时一县辖地约百里,因以百里为县的代称。

    《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驥足耳。’”唐骆宾王《饯郑安阳入蜀》诗:“地是三巴俗,人非百里才。”宋陈亮《送徐子才赴富阳序》:“庞士元、蒋公琬不屑意於郡县,而谋国有称焉,当时以为非百里才,虽诸葛孔明之论亦如是。”

百科释义

拼音:bǎilǐcái解释:能治理一县的人才。泛指具有小才能的人。


基础信息

拼音bǎi lǐ cái

注音ㄅㄞˇ ㄌ一ˇ ㄘㄞˊ

繁体百裏才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

感情百里才是中性词。

例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庞士元非百里才。”

用法作宾语;称才能平常的人。

近义百里之才

造句

  • 最起码是百里无一才算得上特别。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百里才的意思解释、百里才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百里之命 指国君的政令。百里﹐指诸侯国。
百里之任 指一县的长官,如县宰、县令等。
百里异习 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百里之才 百里:古代一县约管辖方圆百里的面积,后用“百里”为县的代称。指治理一个县的才能。
蹙国百里 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一泻百里 见“[[一泻千里]]”。
八百里驳 牛名。
八百里駮 意思用为气概豪迈的典实。。
适百里者宿舂粮 说明人“有所待”而举的事例。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比喻事情越接近成功越困难,勉励人应再接再厉,以期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