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李涉的诗 > 润州听暮角

润州听暮角

[唐代]:李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
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
海门斜去两三行。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号角声在润州的上空回荡,江水茫茫。那号角吹的是边塞歌曲,慷慨悲凉,行人听到此曲,仿佛听到了戍边将士思乡而不得归的长长哀怨声。
听到这哀怨的号角声,沙滩上的那群大雁像受惊似的突然飞起,排列成两三行沿海门朝远方飞去。

注释:
①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全唐诗》校:一作“孤城”。曲引边声:《全唐诗》校:一作“风引胡笳”。
②海门:地名,在润州城外。

《润州听暮角》赏析

  这首绝句,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写得气势苍凉,意境高远,通俗凝炼,耐人寻味。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这里虽然是写耳闻目睹景象,但字里行间,都使人感到一个忧愤满怀的诗人影子。

  他伫立船头,眼望着茫茫江面,耳听着城头传来悠扬悲切的边地乐调。大凡羁途之士,虽非边地戍卒,总有异地思归之情。在这一点上,他们的感情是相通的。因而,一闻边地乐声,便立刻引起诗人的共鸣,勾起他思乡归里的绵绵情思。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借助于边声的幽怨之长和江流的悠长,从形、声两个方面着笔,将抽象的心中的思归之情,作了形象具体的刻画。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暮角声起。江边沙滩上的鸿雁惊起,而飞向了远方。乍看,像是实景的描写,但仔细品味,这正是诗人有家不得归,而且天涯海角、越走越远的真实写照。诗人家居洛阳,方向在润州的西北;而惊雁是向南,越飞越远。莫说归里,就是连借飞雁而通家书的指望也没有。“惊起”二字,不言“己”而言雁,是所谓不犯正位的写法。写雁的受惊远飞,实际上也兼含了诗人当时“不虞”的遭际。

  这首诗,写得意态自然,寓情于景。乍读,作品好像完全是按照事物的原貌来写的,细细体味,字字句句都见匠心。诗人选择了生活中最典型最突出的物象,寥寥数笔,便描绘出给人印象极深的一幅画卷:江边的城市、浩渺的江水和惊飞的鸿雁,而画外则传来悲凉的画角声。在每一物象之中,都使人深深地感受到诗人的哀情和跳动着的脉情,情思含蓄,寄慨深远。

李涉简介

唐代·李涉的简介

李涉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 李涉的诗(150篇) ► 李涉的名句

猜你喜欢

润州听暮角

唐代李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
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
海门斜去两三行。

暮角

宋代刘敞

落日孤城闭,高风暮角愁。
边声乱归马,物色向新秋。
尚有单于怨,仍传出塞忧。
时平翻感激,不语看层楼。

暮角

宋代强至

画角愔愔清且哀,古今晓色此中催。
可堪绝塞风霜苦,还傍将军玉帐来。

真州听角

宋代赵庚夫

画角听时恨最深,戍楼偏在女墙阴。
声寒恐有新霜落,意远未随红日沉。
凉月一天孤雁影,秋风万里狂夫心。
连宵只解搜诗意,哀怨何曾动羽林。

泾州听张处士弹琴

唐代项斯

边州独夜正思乡,君又弹琴在客堂。
髣髴不离灯影外,似闻流水到潇湘。

送曾景建道州听读

宋代李自中

晚节伤弓未足怜,江湖因此累诸贤。
名标宇宙千年在,事属朝廷万口传。
湘水有情空引些,舂陵无事早归田。
多年浪说飞昇谶,不拟如今尚悄然。

与盛毅同赋暮角行

宋代强至

城头滚滚寒烟起,城里无人冷如水。
一声暮角聒地来,声中宛转含馀哀。
逡巡流入单于调,耳边似近单于台。
坐客未终听,对面泪双迸。
那复将军绝塞眠,朔风吹落玉帐边。
狼烟未尽不待晓,恨不立起铭燕然。
何人始制角中曲,幽怨到今传不足。
吁嗟画角终无情,百年日月销此声。

蓦山溪·孤城暮角

宋代蔡伸

孤城暮角,落日边声静。
醉袖拂危阑,对天末、孤云愁凝。
吴津楚望,表里抱江山,山隐隐,水迢迢,满目江南景。
羁怀易感,往事伤重省。
罗袂残香,鬓星星、忍窥清镜。
琼英好在,应念玉关遥,凝泪眼,下层楼,回首平林暝。

蓦山溪·孤城暮角

宋代蔡伸

孤城暮角,落日边声静。醉袖拂危阑,对天末、孤云愁凝。吴津楚望,表里抱江山,山隐隐,水迢迢,满目江南景。羁怀易感,往事伤重省。罗袂浥残香,鬓星星、忍窥清镜。琼英好在,应念玉关遥,凝泪眼,下层楼,回首平林暝。

曾景建得罪道州听读

宋代戴复古

闻说乌台欲勘诗,此身幸不堕危机。
少陵酒后轻严武,太白花前忤贵妃。
迁客芬芳穷也达,故人评论是耶非。
饱参一勺濂溪水,带取光风霁月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