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王昌龄 > 王昌龄的名言名句

王昌龄千古名句

本页收录王昌龄的名句/名言大全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名人名句的介绍可以了解王昌龄的文字风格。如果您也有喜欢的王昌龄经典语录或喜欢的王昌龄的古诗名句,欢迎分享。

  • 126. 草木悲感声飕飀,仆本东山为国忧。展开
    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
    其时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
    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
    将军铁嗯汗血流,深入匈奴战未休。
    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
    疮病驱来配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
    颜色饥枯掩面羞,眼眶泪滴深两眸。
    思还本乡食牦牛,欲语不得指咽喉。
    或有强壮能噫呦,意说被他边将仇。
    五世属藩汉主留,碧毛毡帐河曲游。
    橐驼五万部落稠,敕赐飞凤金兜鍪。
    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
    家藏铁券特承优,黄金千斤不称求。
    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
    草木悲感声飕飀,仆本东山为国忧。
    明光殿前论九畴,簏读兵书尽冥搜。
    为君掌上施权谋,洞晓山川无与俦。
    紫宸诏发远怀柔,摇笔飞霜如夺钩。
    鬼神不得知其由,怜爱苍生比蚍蜉。
    朔河屯兵须渐抽,尽遣降来拜御沟。
    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班超定远侯。
    使臣书之得已不?

    王昌龄:《箜篌引·卢溪郡南夜泊舟

  • 127. 天回万象出,驾动六龙飞。展开
    圣德超千古,皇风扇九围。天回万象出,驾动六龙飞。
    淑气来黄道,祥云覆紫微。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王昌龄:《驾出长安

  • 128. 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展开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
    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
    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
    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须枉车歇,为我访荷裳。

    王昌龄:《送欧阳会稽之任

  • 129. 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展开
    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悬丝一绝不可望,
    似妾倾心在君掌。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君不见,眼前事,
    岂保须臾心勿异。西山日下雨足稀,侧有浮云无所寄。
    但愿莫忘前者言,锉骨黄尘亦无愧。行路难,劝君酒,
    莫辞烦,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愧何可论。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王昌龄:《行路难

  • 130. 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展开
    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
    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叠沙积为岗,崩剥雨露幽。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
    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永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
    盈缩理无馀,今往何必忧。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
    孰云议舛降,岂是娱宦游。阴火昔所伏,丹砂将尔谋。
    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
    数月乃离居,风湍成阻修。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
    寒月波荡漾,羁鸿去悠悠。

    王昌龄:《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 131. 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駸駸。展开
    天地寒更雨,苍茫楚城阴。一尊广陵酒,十载衡阳心。
    倚仗不可料,悲欢岂易寻。相逢成远别,后会何如今。
    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駸駸。

    王昌龄:《别刘谞

  • 132. 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展开
    卢谿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
    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将军铁骢汗血流。
    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
    疮病驱来配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颜色饥枯掩面羞。
    眼眶泪滴深两眸,思还本乡食牦牛,欲语不得指咽喉。
    或有强壮能咿嚘,意说被他边将雠,五世属藩汉主留。
    碧毛毡帐河曲游,橐驼五万部落稠,敕赐飞凤金兜鍪。
    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家藏铁券特承优。
    黄金千斤不称求,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
    草木悲感声飕飗,仆本东山为国忧,明光殿前论九畴。
    簏读兵书尽冥搜,为君掌上施权谋,洞晓山川无与俦。
    紫宸诏发远怀柔,摇笔飞霜如夺钩,鬼神不得知其由。
    怜爱苍生比蚍蜉,朔河屯兵须渐抽,尽遣降来拜御沟。
    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班超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已不。

    王昌龄:《箜篌引

  • 133. 行路难,劝君酒,莫辞烦,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愧何可论。展开
    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悬丝一绝不可望,
    似妾倾心在君掌。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君不见,眼前事,
    岂保须臾心勿异。西山日下雨足稀,侧有浮云无所寄。
    但愿莫忘前者言,锉骨黄尘亦无愧。行路难,劝君酒,
    莫辞烦,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愧何可论。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王昌龄:《行路难

  • 134. 所嗟异风俗,已自少情趣。展开
    倦此山路长,停骖问宾御。林峦信回惑,白日落何处。
    徙倚望长风,滔滔引归虑。微雨随云收,濛濛傍山去。
    西临有边邑,北走尽亭戍。泾水横白烟,州城隐寒树。
    所嗟异风俗,已自少情趣。岂伊怀土多,触目忻所遇。

    王昌龄:《山行入泾州

  • 135. 海内方晏然,庙堂有奇策。展开
    阴岑宿云归,烟雾湿松柏。风凄日初晓,下岭望川泽。
    远山无晦明,秋水千里白。佳气盘未央,圣人在凝碧。
    关门阻天下,信是帝王宅。海内方晏然,庙堂有奇策。
    时贞守全运,罢去游说客。予忝兰台人,幽寻免贻责。

    王昌龄:《风凉原上作

  • 136. 诸将多失律,庙堂始追悔。展开
    独饮灞上亭,寒山青门外。长云骤落日,桑枣寂已晦。
    古人驱驰者,宿此凡几代。佐邑由东南,岂不知进退。
    吾宗秉全璞,楚得璆琳最。茅山就一征,柏署起三载。
    道契非物理,神交无留碍。知我沧溟心,脱略腐儒辈。
    孟冬銮舆出,阳谷群臣会。半夜驰道喧,五侯拥轩盖。
    是时燕齐客,献术蓬瀛内。甚悦我皇心,得与王母对。
    贱臣欲干谒,稽首期殒碎。哲弟感我情,问易穷否泰。
    良马足尚踠,宝刀光未淬。昨闻羽书飞,兵气连朔塞。
    诸将多失律,庙堂始追悔。安能召书生,愿得论要害。
    戎夷非草木,侵逐使狼狈。虽有屠城功,亦有降虏辈。
    兵粮如山积,恩泽如雨霈。羸卒不可兴,碛地无足爱。
    若用匹夫策,坐令军围溃。不费黄金资,宁求白璧赉。
    明主忧既远,边事亦可大。荷宠务推诚,离言深慷慨。
    霜摇直指草,烛引明光珮。公论日夕阻,朝廷蹉跎会。
    孤城海门月,万里流光带。不应百尺松,空老钟山霭。

    王昌龄:《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 137. 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展开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王昌龄:《送裴图南

  • 138.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展开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王昌龄:《从军行

  • 139. 清光比故人,豁达展心晤。展开
    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世务。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
    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幽居与君近,出谷同所骛。
    昨日辞石门,五年变秋露。云龙未相感,干谒亦已屡。
    子为黄绶羁,余忝蓬山顾。京门望西岳,百里见郊树。
    飞雨祠上来,霭然关中暮。驱车郑城宿,秉烛论往素。
    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清光比故人,豁达展心晤。
    冯公尚戢翼,元子仍跼步。拂衣易为高,沦迹难有趣。
    张范善终始,吾等岂不慕。罢酒当凉风,屈伸备冥数。

    王昌龄:《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 140. 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展开
    凤凰所宿处,月映孤桐寒。槁叶零落尽,空柯苍翠残。
    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响发调尚苦,清商劳一弹。

    王昌龄:《段宥厅孤桐

  • 141. 岑家双琼树,腾光难为俦。展开
    江城建业楼,山尽沧海头。副职守兹县,东南棹孤舟。
    长安故人宅,秣马经前秋。便以风雪暮,还为纵饮留。
    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何必念钟鼎,所在烹肥牛。
    为君啸一曲,且莫弹箜篌。徒见枯者艳,谁言直如钩。
    岑家双琼树,腾光难为俦。谁言青门悲,俯期吴山幽。
    日西石门峤,月吐金陵洲。追随探灵怪,岂不骄王侯。

    王昌龄:《留别岑参兄弟

  • 142.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展开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 143. 独立浦边鹤,白云长相亲。展开
    县职如长缨,终日检我身。平明趋郡府,不得展故人。
    故人念江湖,富贵如埃尘。迹在戎府掾,心游天台春。
    独立浦边鹤,白云长相亲。南风忽至吴,分散还入秦。
    寒夜天光白,海净月色真。对坐论岁暮,弦悲岂无因。
    平生驰驱分,非谓杯酒仁。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看君孤舟去,且欲歌垂纶。

    王昌龄:《送韦十二兵曹

  • 144.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展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王昌龄:《塞下曲·其一

  • 145. 追随探灵怪,岂不骄王侯。展开
    江城建业楼,山尽沧海头。副职守兹县,东南棹孤舟。
    长安故人宅,秣马经前秋。便以风雪暮,还为纵饮留。
    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何必念钟鼎,所在烹肥牛。
    为君啸一曲,且莫弹箜篌。徒见枯者艳,谁言直如钩。
    岑家双琼树,腾光难为俦。谁言青门悲,俯期吴山幽。
    日西石门峤,月吐金陵洲。追随探灵怪,岂不骄王侯。

    王昌龄:《留别岑参兄弟

  • 146. 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世务。展开
    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世务。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
    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幽居与君近,出谷同所骛。
    昨日辞石门,五年变秋露。云龙未相感,干谒亦已屡。
    子为黄绶羁,余忝蓬山顾。京门望西岳,百里见郊树。
    飞雨祠上来,霭然关中暮。驱车郑城宿,秉烛论往素。
    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清光比故人,豁达展心晤。
    冯公尚戢翼,元子仍跼步。拂衣易为高,沦迹难有趣。
    张范善终始,吾等岂不慕。罢酒当凉风,屈伸备冥数。

    王昌龄:《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 147. 可怜今夜千门里,银汉星回一道通。展开
    青鸾飞入合欢宫,紫凤衔花出禁中。
    可怜今夜千门里,银汉星回一道通。

    王昌龄:《萧驸马宅花烛

  • 148. 叠沙积为岗,崩剥雨露幽。展开
    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
    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叠沙积为岗,崩剥雨露幽。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
    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永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
    盈缩理无馀,今往何必忧。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
    孰云议舛降,岂是娱宦游。阴火昔所伏,丹砂将尔谋。
    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
    数月乃离居,风湍成阻修。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
    寒月波荡漾,羁鸿去悠悠。

    王昌龄:《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 149. 永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展开
    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
    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叠沙积为岗,崩剥雨露幽。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
    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永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
    盈缩理无馀,今往何必忧。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
    孰云议舛降,岂是娱宦游。阴火昔所伏,丹砂将尔谋。
    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
    数月乃离居,风湍成阻修。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
    寒月波荡漾,羁鸿去悠悠。

    王昌龄:《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 150. 罢酒当凉风,屈伸备冥数。展开
    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世务。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
    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幽居与君近,出谷同所骛。
    昨日辞石门,五年变秋露。云龙未相感,干谒亦已屡。
    子为黄绶羁,余忝蓬山顾。京门望西岳,百里见郊树。
    飞雨祠上来,霭然关中暮。驱车郑城宿,秉烛论往素。
    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清光比故人,豁达展心晤。
    冯公尚戢翼,元子仍跼步。拂衣易为高,沦迹难有趣。
    张范善终始,吾等岂不慕。罢酒当凉风,屈伸备冥数。

    王昌龄:《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介绍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