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王昌龄 > 王昌龄的名言名句

王昌龄千古名句

本页收录王昌龄的名句/名言大全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名人名句的介绍可以了解王昌龄的文字风格。如果您也有喜欢的王昌龄经典语录或喜欢的王昌龄的古诗名句,欢迎分享。

  • 176.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展开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王昌龄:《送狄宗亨

  • 177. 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展开

    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

    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猿狖何曾离暮岭,鸬鹚空自泛寒洲。

    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发旅愁。

    王昌龄:《万岁楼

  • 178. 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展开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
    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
    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
    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
    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干。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
    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禽兽悲不去,路傍谁忍看。
    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
    少年与运会,何事发悲端。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
    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

  • 179.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展开

    【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其二】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其四】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其五】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王昌龄:《长信怨

  • 180.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展开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王昌龄:《送魏二

  • 181. 忽忆鲈鱼鲙,扁舟往江东。展开
    客来舒长簟,开閤延清风。但有无弦琴,共君尽尊中。
    晚来常读易,顷者欲还嵩。世事何须道,黄精且养蒙。
    嵇康殊寡识,张翰独知终。忽忆鲈鱼鲙,扁舟往江东。

    王昌龄:《赵十四兄见访

  • 182.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展开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王昌龄:《送郭司仓

  • 183.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展开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王昌龄:《塞下曲·其二

  • 184. 秋色明海县,寒烟生里闾。展开
    楼头广陵近,九月在南徐。秋色明海县,寒烟生里闾。
    夜帆归楚客,昨日度江书。为问易名叟,垂纶不见鱼。

    王昌龄:《客广陵

  • 185.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展开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王昌龄:《从军行

  • 186.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展开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王昌龄:《从军行

  • 187.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展开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王昌龄:《巴陵送李十二

  • 188.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展开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 189.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展开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寒雨连天夜入吴

  • 190. 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展开
    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
    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

    王昌龄:《胡笳曲

  • 191.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展开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 192.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展开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王昌龄:《从军行

  • 193.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展开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王昌龄:《龙标野宴

  • 194.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展开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王昌龄:《重别李评事

  • 195.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展开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王昌龄:《从军行

  • 196.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展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 197. 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展开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王昌龄:《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 198. 与君同病复漂沦,昨夜宣城别故人。展开
    与君同病复漂沦,昨夜宣城别故人。
    明主恩深非岁久,长江还共五溪滨。

    王昌龄:《至南陵答皇甫岳

  • 199.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展开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王昌龄:《长歌行

  • 200. 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展开
    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
    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

    王昌龄:《寒食即事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介绍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