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九的成语

有关九的成语(共找到213条成语)
词语解释出处
1.九变十化 犹言变化无穷。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序》:“至如三奔三景之妙,九变十化之精,各探其门,互称要妙。”
2.一生九死 谓经历多次生命危险而幸存。 明·刘道开《畴昔》诗:“畴昔干戈里,飘零剩此身;一生九死客,两代六朝人。”
3.阳九之厄 阳九: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厄:灾难。阳九有天灾,百六有地灾。指灾厄之年。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予遭阳九之厄,百六之会,枯旱霜蝗,饥馑荐臻。”
4.阳九百六 指灾难和厄运。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予遭阳九之厄,百六之会,枯旱霜蝗,饥馑荐臻。”
5.三贞九烈 贞:贞节。烈:刚烈。形容妇女贞洁而刚烈。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他元来是九烈三贞贤达妇,兀的个老人家尚然道出嫁从夫。”
6.愁肠九回 指悲愁频频在腹中萦绕,难于排遣。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唐·崔橹《春日长安即事》:“玉楼春暖笙歌夜,肯信愁肠日九回。”
7.九旋之渊 极深貌。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建心乎窈冥之野,藏志乎九旋之渊,虽有明目,孰能窥其情。”
8.九儒十丐 鄆儒:旧指读书人。元朝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被列为第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宋·郑恩肖《心史》:“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9.九洲四海 九洲:指中国;四海:古人认为,中国九州之久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此指中国以外的地方。指中国及四周以外的地方。 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九洲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10.九死不悔 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1.寓言十九 采用寓言的方式表达,最容易使大多数人信服,后泛指故事情节多为虚构。 战国·宋·庄周《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
12.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累:堆迭,积聚。九层高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比喻欲成大事,须从基础做起。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九天采访 “九天采访使者”的略称。
14.九头八尾 形容怪异非凡。
15.百六阳九 百六:古代认为4617岁为1元,初入元106岁;阳九:106岁中有灾岁9。指灾难年份或厄运。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易》九厄曰:初入元,百六阳九。”
16.九曲十八弯 曲:曲折;弯:不直。指十分弯曲。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七回:“待我引他到九曲十八弯中,唤我那结义兄弟出来,就好与他算账。”
17.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比喻事情越接近成功越困难,勉励人应再接再厉,以期善始善终。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18.三千九万 极言高远。喻飞黄腾达。
19.三科九旨 汉代《公羊》学家谓《春秋》书法有三科九旨。即于三段中寓九种旨意。有何休、宋衷二说。
20.九折回车 九:泛指多次;折:断。多次折断胳膊,经过反复治疗而熟知医理。比喻阅历多,经验丰富。
21.九原之下 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苏雪林《玉溪诗谜·引论》:“我们既不能起义山于九原之下而问之,只好付之缺疑了。”
22.九品莲池 佛教语。西方极乐世界九品莲台的所在地。指化生境界。
23.九关虎豹 比喻凶残的权臣。语本《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语出《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宋·赵癯斋《买陂塘(闻掀髯)》词:“功名事,不信朝鳞暮羽。九关虎豹如许。”
24.羿射九日 形容为民除害的英勇行为。 汉·刘安《淮南子》
25.十转九空 形容赌博经常输钱。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岂知家私有数,经不得十转九空,似此三年,渐渐凋耗。”
26.九牛一毛 九:虚数,表示多。许多头牛身上的一根毛。形容极大数量中的微不足道的数量。也作“九牛一毫”。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27.十年九涝 见“[[十年九潦]]”。
28.三等九般 同“三等九格”。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5回:“金莲:‘若是这等的也罢了,我说又是没廉耻的货,三等九般使了接去。’”
29.愁肠九转 谓重重忧愁萦绕心怀。 明·邵璨《香囊记·得书》:“我终日里愁肠九转,到如今尺素空传,越教人中心惨然。”
30.九朽一罢 中国画描绘人物的一种方法。
 213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