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什么然什么的成语

什么然什么的成语(共找到405条成语)
词语解释出处
1.忿然作色 忿然作色fènrán-zuòsè因气愤而脸有怒色。 孙膑《孙膑兵法 威王问》:“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日其急则也。”
2.跃然纸上 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描写、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 清 薛雪《一瓢诗话》:“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3.俨乎其然 十分严肃正经的样子。带有讽刺意味。 鲁迅《伪自由书·文学上的折扣》:“刊物上登载一篇俨乎其然的像煞有介事的文章,我们就知道字里行间还有看不见的鬼把戏。”
4.卓然不群 特立突出,超越众人。 《后汉书 刘虞传论》:“其能历行饬身,卓然不群者,或未闻焉。”
5.然然可可 唯唯诺诺,表示没有主见。
6.黯然泪下 意思为沮丧流泪的样子。
7.涣然冰消 象冰冻遇热似的一下子消融。多比喻疑团、困难等很快消除。同“涣如冰释”。
8.莞然而笑 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
9.巍然不动 巍然:高大的样子。形容高大坚固,不可动摇。 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
10.毛骨耸然 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景象时的恐惧感觉。[近]不寒而栗。[反]面无惧色。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许武叠两个指头,说将出来。言无数句,使听者毛骨耸然。”
11.斐然可观 斐然:有文采的样子。形容才干或声名显著。 朱自清《经典常谈·尚书第三》:“这方面努力的不少,成绩也斐然可观。”
12.萧然物外 形容极为超脱,不为俗情杂务所烦扰。 《清朝野史大观》卷九:“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
13.豁然大悟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唐·慧能《坛经·宣诏品》:“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
14.怅然若失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愉快。形容心里不愉快,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一样。也作“怅然自失”。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牛成章》:“主人视其里居、姓氏,似有所动,问所从来。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若失。”
15.计然之术 见\'计然之策\'。
16.索然俱散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17.蒙然坐雾 糊里糊涂,什么也不知道。
18.嵬然不动 嵬然不动wéirán-bùdòng形容高耸挺立,稳固而不为外力所动。亦作“岿然不动”。 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
19.蔼然可亲 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明 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20.茫然失措 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宋史·夏国传》:“种谔在绥德节制诸军,闻夏人至,茫然失措,欲作书召燕达,战怖不能下笔。”
21.爽然若失 爽然:茫然。若失:好像失去依靠。形容茫无主见,无所适从。也作“爽然自失”。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论》:“读《服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22.淡然置之 很冷淡地放在一旁。形容毫不在意。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不过他经的大风大浪太多,虽未到宠辱不惊,名利皆忘的境地,却已能不动声色,淡然置之。”
23.大义凛然 大义:正义。凛然:令人敬畏的样子。形容为了坚持真理而表现出的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 清 顾炎武《日知录 孙氏西斋录》:“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24.超然远举 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 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避其机阱也。”
25.习若自然 犹言习惯若自然。 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
26.黯然伤神 沮丧的样子。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篝灯询母,如秋蝶黯然伤神。”
27.默然无语  见“[[默然无言]]”。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2回:“鲁肃吃了一惊,默然无语。”
28.春意盎然 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季羡林《难忘的一家人》:“此时宴会厅里,必然是笑声四起,春意盎然,情谊脉脉,喜气融融。”
29.翻然改悟 形容很快认识到过错而悔改醒悟 《金史·完颜匡传》:“一旦犹子翻然改悟,斥逐奴隶,引咎谢过,则前日之嫌便可销释。”
30.理固当然 理:道理;当然:应该这样。按道理应当这样。 宋·苏轼《始皇论中》:“始皇既平天下,分都邑,置守宰,理固当然。”
 405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