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一的成语

有关一的成语(共找到2081条成语)
词语解释出处
1.一箇半箇 谓为数甚少。
2.一时戏言 偶然开玩笑的话。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这话虽然有的,止不过一时戏言,难道奴家终身之事,只在两局棋上结果了不成!”
3.一筹莫展 一点办法也没有。 《宋史 蔡幼学传》:“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4.合而为一 合并在一起或合并为一个整体。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春申君列传》:“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敛之。”
5.一花五叶 佛教传到中国后,禅宗以达摩为祖,谓一花;后衍成曹洞、临济、云门、沩仰、法眼五派,谓五叶。
6.一宿之行 一天的行程。
7.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见\'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8.一斑半点 比喻极小部分。 宋·胡宏《胡子知言·复义》:“天命之谓性,流行发见于日用之间,患在学道者未见全体,窥见一斑半点,而执认己意,以为至诚之道。”《朱子语类》卷六七:“今人只是知得一斑半点,见得这些,所以不到极处也。”
9.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 与你谈一晚上话,让我受益匪浅。形容跟别人交谈的时间虽短,受益却很多。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子平听说,肃然起敬道:‘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真是闻所未闻!’”
10.一碧万顷 形容青绿无际。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11.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俗语。意思是人生一世像草木生一春一秋一样非常短暂释义:人生,人的生存;一世,一辈子;草木,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一秋,一个秋天。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们只管打鱼营生,学得他们过一日也好!”
12.一年之计在于春 计:计划,打算。指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对于全年的安排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喻凡事要早做安排,抓紧进行。 南朝梁 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3.一继一及 谓父死子继,兄死弟及。
14.此一时彼一时 现在的情势和过去不同。 语出《孟子 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15.一顾倾人 顾:回看。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顾盼之间,全城人都为之倾倒。 东汉·班固《汉书·外戚传·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16.自成一格 谓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清 赵翼《瓯北诗话 白香山诗》:“香山于古诗律诗中,又多创体,自成一格。”
17.一秉至公 见“[[一秉大公]]”。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委差委缺,仍旧是一秉至公。”
18.一口不能著两匙 匙:汤匙。一张嘴同时要吃两把汤匙里的食物。比喻贪多。 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口不两匙休足榖,身能几屐莫言钱。”自注:吴谚云:“一口不能著两匙。”
19.眼空一世 犹目空一切。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腹饱万言,眼空一世。”
20.从一以终 丈夫死了不得再嫁人,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 宋·文天祥《刘良臣母哀辞》:“呜呼,全而生这之必全而归之,从一以终兮尚得正,其何悲!”
21.亿兆一心 全国人民一条心。 毛泽东《祭文 祭黄帝陵》诗:“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22.一搭两用 一物二用。如:你带件大衣去比较方便,白天穿,晚上当被盖,一搭两用。
23.一中同长 谓每个圆只有一个中心点,从圆心到圆周作直线,长度都相等。
24.一纸糊涂帐 比喻混乱而使人弄不明白的事情。
25.一言一行 一句话,一个行动。泛指一个人的言行。 清 冯景《今世说序》:“则夫一言一行,传其人之神,何以异是。”
26.荡然一空 混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宋史·杨偕传》:“且州之四面,属羌遭贼驱胁,荡然一空,止存孤垒,犹四肢尽废,首面心腹独存也。”
27.一笑了之 指不予重视。 沙汀《淘金记》:“那显然是幺长子对白酱丹的毒辣的讽刺;纵然他本人仅仅一笑了之。”
28.一铺安心 方言。犹一心一意。
29.愚者一得 一点见解。常用作谦辞。
30.一见倾倒 百闻不如一见bǎiwénbùrúyījiàn听百次不如见一次,表示眼见比耳听靠得住 清·西岷山樵《<野叟曝言>序》:“先祖五世以官事过禾中,邂逅水次,一见倾倒。”
 2081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