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光的成语

有关光的成语(共找到246条成语)
词语解释出处
1.花光柳影 形容春到人间,多彩清新。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花光柳影,鸟语溪声。”
2.满面红光 形容人气色很好:他~,身体很健康。也说红光满面。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2回:“舅兄今日满面红光,必有非常喜事,大约货物定是十分得彩,我们又要畅饮喜酒了。”
3.光车骏马 装饰华丽的车马。 晋·陆机《百年歌》之二:“光车骏马游都城,高谈雅步何盈盈。”
4.一尺寒光 形容刀剑的光芒。
5.阖第光临 邀请客人全家到来的敬语。 鲁迅《狗·猫·鼠》:“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句子。”
6.一扫而光 全部清除掉。如:他饿得把桌上的食物一扫而光。 宋 苏轼《题王逸少帖》诗:“出林飞鸟一扫空。”
7.光杆司令 形容只剩下孤单一人,没有任何人帮助。 曲波《林海雪原》:“谢文东是个光杆司令,除了他的五个儿子一个女婿和七个马弁之外,再没有什么军事力量。”
8.刀光剑影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形容激烈的厮杀、搏斗或杀气腾腾的气势。 南朝 梁 吴筠《战城南囚首》:“剑光挥夜电,马汗昼成泥。”又《边城将》:“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
9.一而光 比喻彻底清除。同“一扫而空”。
10.光辉夺目 光彩鲜明,引人注目。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8回:“见两旁有金山玉山二座,光辉夺目。”
11.光芒万丈 光芒:四射的光辉。强光照射得很远。形容极其光辉灿烂。比喻人或事业的伟大、不朽。 唐 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12.穿壁引光 见“凿壁偷光”。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3.一溜鞭光 方言。形容行动迅速而连续。
14.与日月齐光 日月每天都经过天空。比喻光明正大,历久不衰。 战国·楚·屈原《楚辞·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15.和光同尘 和;同:一起;混同;光:荣耀;尘:尘俗。指把光荣与尘浊同样看待。 先秦 李耳《老子》:“和其光,同其尘。”
16.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17.电光石火 像闪电的光;燧石的火那样一闪即过。比喻事物很快消失。也形容速度极快。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雪峰存禅师法嗣 保福从展禅师》:“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构得构不得,未免丧身失命。”
18.潜光隐耀 隐藏光采。常指隐居。 《后汉书·郑玄传》:“又南山四皓有园公、夏黄公,潜光隐耀,世嘉其高,皆悉称公。”
19.樱笋年光 指阳春三月。
20.片光零羽 比喻零星的珍贵品。 黄远庸《记者眼中之孙中山》:“又中山政见,亦仅片光零羽,见于报章。”
21.溜打精光 净尽。
22.韬曜含光 是掩藏隐匿光明。指不显耀名声。 明·何景明《七述》:“出则施声教,款遐荒,臻盛美,流休详;处则韫椟深藏,韬曜含光。”
23.光可鉴人 鉴:照。光亮如镜,可以照见人影。形容十分光滑明亮。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基美,光可以鉴。”
24.霄光可学 典出《尚书大传》卷五﹕\'晋平公问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师旷曰﹕\'臣闻老而学者如执烛之明。执烛之明孰与昧行?\'公曰﹕\'善。\'\'后因以\'霄光可学\'指老年犹勤学不倦。
25.血光之灾 旧时迷信谓刀兵之灾﹐应者必有流血或杀身之祸。 元 无名氏《盆儿鬼》楔子:“此卦洽谈室一百日内,有血光之灾,只怕躲不过去。”
26.赤手光拳 赤手:空手。两手空空,一无所有。比喻无任何凭借或一无所有。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你赤手光拳,做成偌大家计,虽然无子,尚还可图。”
27.油光可鉴 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28.透物电光 爱克斯射线之旧译。
29.潜光匿曜 见\'潜光隐耀\'。 南朝·梁·王僧孺《忏悔礼佛文》:“自双树八枝,潜光匿曜;宝城不梓,慧扇方掩。”
30.光前裕后 光前:光大前人的事业。裕后:遗惠后代。为祖先增光,为后代造福。形容功业伟大。 明 李贽《答耿司寇书》:“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无时刻而不系念。”
 246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