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八的成语

有关八的成语(共找到277条成语)
词语解释出处
1.七损八益 指女子月事宜以时下,男子精气宜于充盈。中医述人生长发育过程,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故七指女,八指男。
2.八纮同轨 指天下一统。八纮,指八方极远之地。 《晋书 武帝纪》:“廓清梁、岷、包怀扬、越,八纮同轨,祥瑞屡臻。”
3.八恒河沙 恒河沙数hénghé-shāshù本为佛经用语。恒河,南亚大河,比喻数量多到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无法计算。恒河沙数蠃者。——[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4.八面威风 形容神气十足、气势逼人的样子。也作“威风八面”。 元 郑德辉《三战吕布》第三折:“托赖着真天子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5.瞎说八道 犹言胡言乱语。 丁玲《水》:“大福,你这小子懂什么!菩萨又看不见,你尽瞎说八道……”
6.心骛八极 想法不切实际,心眼过高。
7.八九不离十 差不多:「他只一开口,我们就把他的来意猜个八九不离十。」预计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老舍《柳屯的》:“我不敢说是明白他,不过讲猜测的话,我或者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8.七破八补 形容衣物非常破旧。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3回:“外面来了一个白须老头子,穿了一件七破八补的棉袍,形状十分瑟缩。”
9.七了八当 意思是形容十分妥帖。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6卷:“将昨夜剩下的米煮的早饭,拂拭净了桌椅。忙忙碌碌做了一朝,七了八当。”
10.八搭麻鞋 亦作“八答麻鞋”。
11.七死八活 形容人遭受折磨、半死不活的样子。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哄着谁哩,你把这个饿鬼弄的七死八活,却要怎么?”
12.威风八面 见“八面威风”。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鄙人面奉御旨,办理‘七七’周年纪念——有人早就这样替我宣传出去了——应该是威风八面的事。”
13.七弯八拐 多处弯曲,不断转变方向。也形容做事不直截了当。 《十月》1981年第1期:“过了一岗又一岗,一坡又一坡,上上下下,七弯八拐,又走了十多里才真正到了狼牙山脚下、我们要住下的村子。”
14.瞎七瞎八 谓做事﹑说话等胡乱盲目。
15.八方支持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16.八难三灾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元 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但有些八难三灾,一心斋戒。”
17.八斗之才 八斗:形容才华极高。才:才能,才华。比喻极高超的才华。 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18.五花八门 变幻多端或比喻花样繁多。[近]形形色色。[反]千篇一律。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2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
19.七病八痛 七病八痛qībìng-bātòng指大小各种各样的疾病你看那老头子是寻认儿女寻的急了,七病八痛的,咱不必替老九顶缸。——清·李绿园《歧路灯》 清 曾朴《孽海花》第24回:“就是在雯青家里,一年到头,上下多少人,七病八痛,都是他包圆儿的。”
20.八字打开 象“八”字那样,撇、捺向两边分开。原意是放着正路不走,却走歪门邪道。也形容门路很宽。 宋 朱熹《与刘子澄书》:“近日因看《大学》,见得此意甚分明。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但人自不领会,却向外狂走耳。”
21.七嘴八舌 ①形容人多语杂:同学们~地议论纷纷。②形容饶舌;多嘴:创作家大多憎恶批评家的~。 《好逑传》第五回:“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忽被铁公子拦住,便七嘴八舌地乱嚷。”
22.九曲十八弯 曲:曲折;弯:不直。指十分弯曲。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七回:“待我引他到九曲十八弯中,唤我那结义兄弟出来,就好与他算账。”
23.八窗玲珑 1.比喻通达明澈的修养境界。2.指四壁窗户轩敞,室内通彻明亮。 唐 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诗:“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清。”
24.七角八角 怒目圆睁,眼眦欲裂貌。
25.八街九陌 形容城市的街道纵横,市面繁华。出自《三辅旧事》:“长安城中,八街九陌。” 《三辅旧事》:“长安城中,八街九陌。”
26.二十八星 即二十八宿。
27.八搨将军 唐·裴聿的外号。
28.春山八字 八字:指眉毛。形容眉如春山秀美。 《剪灯余话·江庙泥神记》:“春山八字争妍媚,姨姨妹妹皆殊丽。”
29.十郎八当 犹言七零八落。
30.八千卷楼 清杭州丁国典藏书楼名。
 277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