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水的成语

有关水的成语(共找到593条成语)
词语解释出处
1.水盛胜火 意思是善良终究能战胜邪恶。
2.近水楼台先得月 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 宋 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唐,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公即荐之。”
3.付之流水 犹付之东流。比喻一切不复存在或完全丧失、全部落空。亦作:[[付于流水]]、[[付之逝水]]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别人总未解得他四个人的言语,因此付之流水。”
4.疏食饮水 指粗饭淡汤,饮食简单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5.盘水加剑 汉代大臣自杀处死的一种表示。加剑:自杀。 《汉书·贾谊传》:“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罪耳,上不执缚系引而行也。”
6.置水之情 《后汉书.庞参传》:\'参为汉阳太守。郡人任棠者﹐有奇节﹐隐居教授。参到﹐先候之。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后以\'置水之情\'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庞参传》:“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
7.沂水春风 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9回:“这位霸王果然能照我家子晰公一般,领略些沂水春风乐趣,自然上下与天地同流了哇!”
8.乘顺水船 比喻顺势行事。
9.画水镂冰 在水上作画,在冰上雕刻。喻徒劳无功。 汉 桓谭《新论》:“画水镂冰,与时消释。”
10.山水相连 指边界连接在一起。
11.一尺水,百丈波 一尺深的水掀起百丈高的波浪。
12.流年似水 见“似水流年”。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13.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比喻人民群众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无穷力量。 邓拓《英雄的路》:“人们常说的‘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奇迹,在宝成路上真正实现了。”
14.犹鱼得水 犹:如同。如同鱼得到水。比喻得到投合自己心意的人或环境。 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先主志》:“与亮情好日密,自以为犹鱼得水也。”
15.水里纳瓜 把瓜捺在水里,放手便浮起。形容不能容纳。 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我劝谏他似水里纳瓜,他看觑咱如镜里观花。”
16.水底捞针 比喻希望极少。 元·吴昌龄《二郎收猪八戒》第三折:“俊儿夫似海内寻针,姻缘事在天数临,无缘分怎的消任?直耽搁到如今。”
17.山环水抱 环水huánshuǐ几乎被水包围的环水的陆岬。
18.鱼水相投 犹言鱼水和谐。 明·袁凫公《八声甘州·代周非月赋别阿蝉》套曲:“冤家聚首,似漆胶相和,鱼水相投。”
19.水火兵虫 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乱点一通,佛头着粪: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
20.水泄不漏 犹言滴水不漏。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小小国都,城不高,池不深,被三国兵车,密密扎扎围得水泄不漏,城内好王害怕。”
21.山明水秀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22.共饮一江水 一起喝一条江河里的水。指彼此在一条江河的哺育下共同成长,有共同的感情。也指邻国之间人民的亲密友谊。
23.杯水之敬 犹言杯水之谢。 《歧路灯》第三八回:“孔耘轩道:‘小婿业师惠人老,原是弟说成的,今上学已经两月,弟尚无杯水之敬,所以(备筵)并请三位陪光。’”
24.滴水成冻 意思是水滴下去就结成冰。 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冻。”
25.泼冷水 比喻挫伤别人的热情或兴致。 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不要禁止,出于群众热情,也不泼冷水。”
26.月明如水 月光清澈,如同水一样。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
27.衡门泌水 泛指隐居之地。
28.萍水相遇 比喻人本不相识,因机缘巧合偶然相逢。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9回:“我与足下未遇之先,已受先施之惠,及至萍水相遇,怎好为我破格!”
29.溯水行舟 指逆水行船。
30.水深火热 比喻生活境况极其艰难困苦。也作“火热水深”。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593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