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象的成语

有关象的成语(共找到59条成语)
词语解释出处
1.象征主义 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颓废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其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要求用晦涩难解的语言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即所谓\"象征\"。法国象征派诗人以马拉美﹑魏尔伦等为代表;戏剧方面以梅特林克为代表;美术方面以摩罗为代表。
2.群盲摸象 许多瞎子摸象,摸到象腿的说象一根柱子,摸到象身子的说象一堵墙,摸到象尾的说象一条蛇,互相争论不休。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3.象齿焚身 焚:烧。大象因有珍贵的牙齿而遭致捕杀。比喻财多招祸。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4.得意忘象 谓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 唐·梁肃《止观统例议》:“非夫聪明深达,得意忘象,其孰能知乎?”
5.超然象外 犹言超然物外。 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6.渡河香象 大象过河,脚踏河底;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优婆塞戒经》第一卷:“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能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7.铸鼎象物 鼎:古代炊器,三足两耳,也指传国重器。禹收集九州金属而铸成的九鼎之上所铸各种物品图像。称颂君王有德。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8.万千气象 意思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9.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让人舒服的话。 《元曲选 遇上皇》第一折:“父亲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10.苞笼万象 内容丰富,无所不包。形容无所不有。 隋·刘善经《四声论》:“夫四声者,无响不到,不言不摄,总括三才,苞笼万象。”
11.万象澄澈 形容月夜所有的景物澄静而清澈。
12.森罗万象 森:众多;罗:罗列;万象: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形容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 南朝 梁 陶弘景《茅山长沙馆碑》:“夫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
13.香象绝流 比喻悟道精深,或称赞文章写得精辟、透澈。 明·袁宗道《杂说》:“至如般若缘深,灵根夙植,伽陵破卵,香象绝流。”
14.盲人摸象 佛经故事;传说几个盲人各自抚摸大象的身体;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说不一;争论不休。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看问题片面。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进禅师》:“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15.象牙之塔 原为法国十九世纪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批评同时代消极浪漫主义诗人维尼的话。后用以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艺家的小天地。 鲁迅《集外集拾遗 关于知识阶级》:“现在比较安全一点的,还有一条路,而不做时评而作艺术家,要为艺术而艺术。住在‘象牙之塔’里,目前自然要比别处平安。”
16.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见\'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第十五章:“还有些话,牵涉到老弟,咳,反正狗口不出象牙,不说也罢。”
17.象箸玉杯 箸:筷子。象牙的筷子,玉制的酒杯。形容极度奢侈的生活。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
18.超以象外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19.气象万千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0.香象渡河 原为佛家语,比喻悟道精深彻底。后比喻论证说理非常透彻,或深刻的诗文。也作“香象绝流”。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李杜数公,如金鴙擘海,香象渡河。”
21.巴蛇吞象 比喻贪心极大,不知满足。 《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22.装蟒吃象 方言。装洋吃相。
23.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心的贪婪无度,永不满足。 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楔子:“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24.险象环生 环生:像连环串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形容危险的情况连续不断地出现。也作“险象丛生”。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乃险象环生,祸机迫切。”
25.象形文字 描摹实物形状的文字,每字有固定读法,和没有固定读法的图画文字不同。
26.瞎子摸象 比喻大家所知道的都不全面,各说各的,作无谓的争执。 李劼人《天魔舞》第26章:“不弄清楚,而要判断这经济的总趋势,岂不等于瞎子摸象?”
27.气象一新 形容出现崭新的面貌,显得很光彩。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忽然看见三官气象一新,唬了一跳,飞风报与老鸨。”
28.一蛇吞象 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29.意出象外 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30.象简乌纱 手执象牙笏,头戴乌纱帽。指旧时大官的装束。 明 冯惟敏《商调集贤宾 舍弟乞休》:“把象简乌纱收拾起,打扮出村翁的风致,拜谢当今圣主赐臣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