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金的成语

有关金的成语(共找到507条成语)
词语解释出处
1.金玉之言 同\'金石良言\'。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2.燋金烁石 使金石销熔。形容酷热。 北齐 刘昼《新论 大质》:“大热煊赫,燋金烁石。”
3.真金烈火 比喻经过严重考验而品质不变。 明·徐渭《雌木兰》第二出:“非自奖真金烈火,傥好比浊水红莲。”
4.背紫腰金 身穿紫袍,腰佩金饰。指做大官。 元·无名氏《宦门子弟错立身》:“指望你背紫腰金,怎知你不成器!”
5.金丹换骨 喻诗人创作进入了造诣极深的顿悟境界。 宋·陆游《夜吟》诗:“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钱仲联校注:“金丹换骨云者,盖以喻学诗工夫由渐修而入顿悟之境界。”
6.金石之计 比喻最安全的计策。 汉·陆贾《新语·资执》:“欲辞晋献公譬马之赂,而不假之夏阳之道,岂非金石之计哉?”
7.金光盖地 比喻钱神的本领高强。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何垠注:“金光盖地,出梵书。此借喻钱神之道术也。”
8.金石之策 形容如同金、石一般经久而稳定的策略。 《后汉书 冯衍传》:“故信庸庸之论,破金石之策。”
9.铄金点玉 熔化金属﹐玷污美玉。比喻毁谤为害之烈。 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上卷:“皆自伤清直芬馥,而遭铄金点玉之谤。”
10.金齑玉鲙 1.谓精美的食物。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八和齑》:“熟粟黄。谚曰:金齏玉膾。橘皮多,则不美;故加粟黄,取其金色,又益味甜。”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擣辛物作齏,南方喜之,所谓金齏玉膾者。”陈去病《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之六:“金齏玉膾未归休,落拓秋江愁復愁。”亦作“金虀玉鱠”。《太平广记》卷二三四引旧题唐颜师古《大业拾遗记·吴馔》:“收鱸鱼三尺以下者作乾鱠,浸渍讫,布裹沥水令尽,散置盘内,取香柔花叶,相间细切,和鱠拨令调匀,霜后鱸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虀玉鱠,东南之佳味也。”亦
11.金口木舌 金口木舌\'原指木铎﹐古时施行政教时﹐奋木铎以振告万民。后借喻为宣扬圣人教导的话。 汉 扬雄《法言 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
12.金玉其表 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
13.金石之言 同\'金石良言\'。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1回:“兄长金石之言,小弟当铭刻肺腑。”
14.堆金迭玉 形容财富极多。 唐 韩愈《华山女》诗:“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迭玉光青荧。”
15.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意思是家中积累千金的富人,坐卧不靠近堂屋屋檐处,怕被屋瓦掉下来砸着。 西汉·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16.金鸡报晓 金鸡报晓原意为公鸡打鸣告诉人们天将要亮了。寓意为吉祥向上,黑暗即将结束黎明马上就会到来。
17.石室金鐀 见\'石室金匮\'。
18.烈火见真金  在烈火中烧炼才能辨别金子的真假。比喻在关键时刻才能考验出人的品质。
19.钿合金钗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间之信物。 唐 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20.火眼金睛 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洞察一切。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21.金紫银青 金紫:金印章,紫绶带。银青:银印章,青绶带。指高官配带的印绶。借指达官显贵。
22.金章玉句 指华丽的诗文。 宋·杨万里《过白沙渡得长句呈澹庵先生》:“先生半酣染霜免,金章玉句诗空万古。”
23.金相玉式 同\'金相玉质\'。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金相玉式,艳谥锱毫。”
24.青龙金匮 指六辰。谓良辰吉日。
25.披沙沥金 犹言排沙简金。比喻从大量事物中挑选精华。亦作:[[披沙拣金]]
26.木公金母 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 宋·张元干《瑞鹤仙·寿》词:“对木公金母,子孙三世,妇姑为寿满酌。”
27.金科玉条 科、条:法律条文。形容完善严密的法律条文。后指不能更改、必须遵守的信条。 汉·扬雄《剧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条。”
28.金友玉昆 意思是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北朝 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 前凉 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
29.十二道金牌 见“[[十二金牌]]”。 《宋史·岳飞传》:“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
30.十二金钗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金钗十二行”本用以形容美女头上金钗之多,后以“十二金钗”喻指众多的妃嫔或姬妾。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507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