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雪的成语

有关雪的成语(共找到186条成语)
词语解释出处
1.雪花镔铁 西域出产的一种雪亮的精铁。
2.报雠雪恨 亦作“报仇雪恨”。 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存得堂堂七尺身,也不敢望遂风云,报雠雪恨。”
3.程门度雪 尊师重教 清·金埴《不下带编》第一卷:“一架绳床共众同,坐虚使院仰清风。独惭三十无能立,难向程门度雪中。”
4.束云担雪 形容渔夫樵子在野外作业时的艰辛生活。
5.积雪封霜 《南史•齐江夏王锋传》:“常忽忽不乐,著《修柏赋》以见志,曰:‘……冲风不能摧其枝,积雪不能改其性。’”晋·陆机《拟兰若生朝阳》诗:“嘉树生朝阳,凝霜封其条。”后以“积雪封霜”形容操守高洁坚贞。 《南史 齐江夏王锋传》:“常忽忽不乐,著《修柏赋》以见志,曰:‘……冲风不能摧其枝,积雪不能改其性。’”
6.饕风虐雪 指狂暴肆虐的风雪。 元·方回《春晴》诗:“饕风虐雪到家林,才喜晴春已深。”
7.挑雪填井 比喻劳而无功。 唐·顾况《行路难三首》:“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沙作饭岂堪吃。”宋·释正受《嘉泰普灯录》:“多少痴禅和尚挑雪去填井。”
8.雪泥鸿迹 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同“雪泥鸿爪”。 清·冯珍《摸鱼子·寄戴受兹》词:“去年曾记深宵语,也算雪泥鸿迹。”
9.洗雪逋负 洗雪:队掉;逋负:旧欠,引伸为旧恨。报仇雪恨,以偿夙愿。 《后汉书·段颎传》:“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
10.飞鸿雪爪 是大雁踩过的雪地,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清·陈维崧《风入松·纳凉》词:“浮世飞鸿雪爪,故山乱叶茅庵。”
11.理枉雪滞 洗雪冤枉。
12.雪案萤灯 同\'雪窗萤几\'。 元·鲜于必仁《折桂令·书》:“送朝昏雪案萤灯,三绝韦编。”
13.雪北香南 多雪的北方和花木飘香的南方。
14.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15.担雪填井 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劳无功。 《五灯会元·智海平禅师法嗣·净因继成禅师》:“大似担雪填井,傍若无人。”
16.雪鬓霜鬟 白发。借指老年人。 元·高明《琵琶记·伯喈夫妻分别》:“云情雨意,虽可抛两月之夫妻;雪鬓霜鬟,更不念八旬之父母。”
17.白雪难和 白雪:指楚国一首歌曲名。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艺术。
18.傲霜凌雪 比喻虽处逆境,亦能坚贞不屈。
19.尤花殢雪 犹尤云殢雨。 宋·柳永《小镇西》词:“久离缺,夜来魂梦里,尤花殢雪,分明似旧家时节。”
20.山阴夜雪 犹言山阴乘兴。 唐·李白《单父东楼秋夜夜送族弟沈之秦》诗:“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
21.冰封雪飘
22.冰肌雪肤 像冰一样的肌肤。形容女子洁美的体肤。 清·魏源《澳门花园听夷女洋琴歌》序:“鼓罢复出其二子,长者九岁,冰肌雪肤,瞳翦秋水,中原未之见也。”
23.煎盐叠雪 像洁白的细盐和层层叠起的白雪。多用以形容奔腾翻滚的浪花。
24.抱怨雪耻 报:报复。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战国策·燕策·乐毅报燕王书》:“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25.白雪阳春 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两支高雅歌曲。比喻高雅的诗歌和其他的文学艺术。 宋 王禹偁《为宰相谢赐御制歌诗表》:“《白雪》《阳春》之句,空炫清新。”
26.大雪封山
27.立雪求道 指恭敬虔诚地求道。
28.风饕雪虐  形容风雪交加的景象。
29.孙康映雪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艺文类聚》卷二:“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30.汤风冒雪 形容冬天旅途的艰辛。
 186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