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雷的成语

有关雷的成语(共找到88条成语)
词语解释出处
1.雷击墙压 形容来势猛烈。
2.鬼工雷斧 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明·宋濂《滩哥石砚歌》:“鬼工雷斧琢削古,天光电影生新容。”
3.动如雷霆 是行动像雷霆一样迅猛。
4.欢声雷动 欢呼声像雷声一样响。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宋先锋大喜,传谕各门将佐,统领军马,次第入城。兵不血刃,百姓秋毫无犯,欢声雷动。”
5.平地一声雷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五代 前蜀 韦庄《喜迁莺》词:“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
6.风行雷厉 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官差紧者,为黄巾钩党严厉莫停者,怕鼠窜掉头者,东溪望忙行边。”
7.雷雨作解 帝王对有过者赦之﹐有罪者宽之。
8.疾雷不及掩耳 比喻事情来得突然,使人不及防备。 《六韬 军势》:“善者从而不择,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瞬目。”
9.不敢越雷池一步 雷池:池名,在今安徽省望江县南。本指原地坚守,不要越过雷池地界。后形容办事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 晋 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10.瓦釜雷鸣 高妙的乐器被废弃了;瓦盆却敲得雷一般响。坏人猖狂一时;好人却默默无闻。后比喻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釜:锅。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11.聚蚊成雷 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像雷声那样响。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极大的损害。 东汉 班固《汉书 中山靖王刘胜传》:“夫众煦漂山,聚蚊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桡椎。”
12.驱雷掣电 比喻神通广大。 明·孟称舜《娇红记》:“把俺那移星换斗神通显,驱雷掣电灵光现。”
13.不越雷池 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形容人保守拘谨不敢为。指严格遵守制度。 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14.平地起雷 犹言平地一声雷。 许地山《海角底孤星》:“这一回,真是个平地起雷咧!”
15.雷动风行 ①指万物运动变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严厉迅猛。 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雷动风行,天下方如草之偃。”
16.蝉喘雷干 蝉喘息,雷声净。形容酷热干旱。 前蜀 贯休《苦热寄赤松道者》:“蝉喘雷干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
17.雷电交加 打雷闪电接连不断。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忽然阴云四合,空中雷电交加,李三身上枷钮尽行脱落。”
18.天打雷劈 遭雷击的天惩。多用作骂人或诅咒语。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回:“我在嫂子面前,若有一句谎话,天打雷劈!”
19.黄钟毁弃,瓦缶雷鸣 黄钟:大钟;瓦缶:瓦锅。黄钟被砸烂抛置一边,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人却身居高位。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鼠辈鸱张其若是哉!黄钟毁弃,瓦缶雷鸣。蠢兹幺幺,毒害乃尔。”
20.疾雷迅电 突然出现的雷电。比喻来势凶猛,不及趋避。
21.欢声如雷 疾如雷电jírúléidiàn迅疾如同雷电之速。比喻事发神速项羽用兵疾如雷电。——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 宋·陆游《太液黄鹄歌》:“须臾传召宴公卿,欢声如雷动天地。”
22.雷轰电转  指不得好死。
23.蝉喘雷乾 蝉喘息﹐无雷声。形容酷热干旱。
24.雷惊电绕 雷鸣电闪。比喻落笔如飞的笔画。 宋·何蘧《春渚纪闻·赵德麟跋太白帖》:“虽自九天分派,不与万李同林。步处雷惊电绕,空余翰墨窥寻。”
25.闻雷失箸 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26.鼾声如雷 熟睡时发出的鼻息声,像雷声般响亮。 清 李汝珍《镜花缘》:“各去睡了,不多时,酣声如雷。”
27.雷霆之诛 指帝王暴怒时给臣下的惩处。指雷击﹐雷劈。
28.不越雷池一步 雷池:池名,在今安徽省望江县南。本指原地坚守,不要越过雷池地界。后形容办事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 曹靖华《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有一种惯例,从来送客,只到自己房门为止,不越雷池一步。”
29.雷焕留剑 事出《晋书.张华传》。谓晋代雷焕在豫章丰城监狱屋基挖得龙泉﹑太阿二柄宝剑。一送张华﹐一留自佩。后以\'雷焕留剑\'指截留部分贵重物品的行为。
30.迅雷不及 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
 88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