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风的成语

有关风的成语(共找到1105条成语)
词语解释出处
1.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宋 孔觌《罨溪行》:“罨画溪头鸟鸟乐,呼风唤雨不能休。”
2.霸道风月 犹言横行霸道。
3.舞态生风 台阁:东汉尚书的办公室。泛指官府大臣在台阁中严肃的风气。比喻官风清廉。
4.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春风:春天的和风;风:吹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夏天的雨水滋养人。比喻帮助了别人,人家也会给予回报。 汉·刘向《说苑·贵德》:“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5.移风振俗 改变风气﹐振兴习俗。 《新唐书 刘祥道传》:“以去就之官,临苟且之民,欲移风振俗,乌可得乎?”
6.风行草靡 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 《南齐书·高帝纪上》:“麾旆所临,风行草靡,神算所指,龙举云属。”
7.北风之恋 比喻对故土的怀念之情。指思念家乡。 南朝 梁 萧统《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8.秋风纨扇 意思是秋日凉风至,扇子遂弃置不用。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清 李渔《意中缘 先订》:“万一结褵之后,见美而迁,使奴家有秋风纨扇之悲,如何是好!
9.宿水餐风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明·许三阶《节侠记·再贬》:“想当初关山万重,赋闲君今朝堪讽,也强似那宿水餐风。”
10.风言醋语 散布嫉妒性的中伤语言。 汉·焦赣《易林》:“华言风语,乱相诳误。”
11.轻风高谊 情谊深厚,高达云天。
1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火不能烧尽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雷令风行 犹言雷厉风行。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孝女》:“雷令风行,极一时之盛。”
14.薰风解愠 薰风:和煦的风;愠:怨恨。温和的风可消除心头的烦恼 《孔子家语·辩乐》:“昔日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5.风流韵事 风雅而有情趣的事。旧指文人诗歌吟咏及琴棋书画等活动。今多指男女私情。 清 王韬《瀛壖杂志》:“人各却步立,不敢询姓氏,及移烛烛之,则倩扶也。一座哗然,此亦风流之韵事,扁平之佳话。”
16.啸吒风云 同\'叱咤风云\'。
17.牛马风尘  见“[[襟裾马牛]]”。
18.未风先雨 比喻未见事实先下结论。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婆子家晓道什么?只管胡言乱语!那见得我不会做生意,弄坏了事,要你未风先雨。”
19.清风两袖 清风两袖qīngfēngliǎngxiù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为官清廉。也作“两袖清风”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于少保尝为兵部侍郎,巡抚河南,其还京日,不持一物,人传其诗云:“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都穆《都公谭纂》 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20.风言影语 捕风捉影的话语。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致赵秋舲书》:“猥以春来王粲之不归,论传海外东坡之忆死,风言影语,莫识来因,一介鲰生,何忌何惜!”
21.日暮风寒 日暮:天气转黑,接近黄昏。风寒:寒冷的风。
22.追风逐影 见\'追风蹑景\'。 明·陈子龙《献马行》:“追风逐影古来有,大宛渥洼君知否?”
23.老骥嘶风 见\'老马嘶风\'。 《光明日报》1980.8.18:“‘老骥嘶风,英心不退’,年富力强的青、壮、少年又当如何!”
24.人生如风灯 人的生命短暂而微弱,像风前的灯随时都可能熄灭。 《辽史·耶律和尚传》:“‘顾人生如风灯石火,不饮将何为。’晚年沉湎尤甚,人称为‘酒仙’云。”
25.树欲静而风不息 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皋鱼增感。”
26.高节清风 谓人品高超。 明·孙明儒《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高节清风今已矣,英雄须识时宜。”
27.秋风红叶 1
28.疾恶如风 痛恨坏人坏事像狂风猛扫一样。 《后汉书 陈蕃传》:“震(朱震)字伯厚,初为州从事,奏济阴太守单匡臧罪,并连匡兄中常侍车骑将军超。桓帝收匡下廷尉,以谴超,超诣狱谢。三府谚曰:‘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
29.飘风骤雨 同\'飘风暴雨\'。 《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0.望风希旨 见\'望风希指\'。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近司隶校尉孔羡辟大将军狂悖之弟,而有司嘿尔,望风希旨,甚于受属。”
 1105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