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鱼的成语

有关鱼的成语(共找到291条成语)
词语解释出处
1.鱼书雁足 多用以指书信。
2.水宽鱼大 比喻生产不够消费。也比喻机构臃肿,行动不灵。
3.鱼贯而行 形容一个挨一个单行前进。 晋·范汪《请严诏谕庾翼还镇疏》:“而玄冬之月,沔汉干涸,皆当鱼贯而行。”
4.鱼跃龙门  相传鲤鱼跃过龙门之后,即可化身为龙,腾飞升天。比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唐·元弼有《鱼跃龙门赋》。
5.鸿断鱼沈 书信断绝,音讯全无。
6.鱼沉雁落 女子容貌美丽。 《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7.河鱼之患 见\'肘腋之患\'。
8.鱼游沸鼎 比喻身处险境,危在旦夕。 唐·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诗:“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
9.涸辙穷鱼 涸,乾枯。辙,车轮辗地所留下的痕迹。涸辙穷鱼指在乾枯车辙中的鱼。后用以比喻陷处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 明·张凤翼《红拂记·天开良佐》:“失林飞鸟无投处,涸辙穷鱼转困苦。”
10.鱼目乱珠 见“[[鱼目混珠]]”。
11.鱼米之乡 指盛产鱼和大米的富庶的地方。 唐 王睃《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谄以缯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饶,说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
12.枯鱼涸辙 枯鱼:干鱼;涸辙:干的车辙沟。比喻陷入困境。 《庄子 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13.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欲济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4.鸟惊鱼骇 像鸟﹑鱼那种受惊的样子。 明·张居正《答蜀中开府谭二华书》:“其民犷悍易动,大抵绥之则靖,扰之则乱,怠则顿网诡衔,急则鸟惊鱼骇。”
15.曼衍鱼龙 曼衍:亦作“漫衍”、“曼延”,巨兽名,古代仿照它排演百戏节目。鱼龙:古代百戏节目。古代演出的杂戏名。比喻事物的离奇变幻。亦作“鱼龙曼衍”。
16.贯鱼之次 亦作\'贯鱼之序\'。像成串的鱼一样,先后有次序。谓按次铨叙进官。谓君王依次御幸宫人。 《后汉书·杨赐传》:“慎贯鱼之次,无令丑女有四殆之叹,遐迩有愤怨之声。”
17.水到鱼行 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张安道论科第》:“谚云:水到鱼行。既已官之,不患其不知政也。”
18.鱼贯而进 指象游鱼头尾相接一样。形容连续行进。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19.鱼游釜中 比喻身临绝境,生命危在旦夕(自己还一无所知)。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纲传》:“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20.鹿鹿鱼鱼 形容平庸,无作为。
21.鮎鱼上竿 同\'鲇鱼上竹竿\'。
22.鱼目混珎 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同“鱼目混珠”。
23.雁杳鱼沉 比喻音信断绝。 元 刘廷信《折桂令 忆别》:“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
24.鸿离鱼网 鸿:鸿雁;离:遭受。张网捕鱼,捉到的是鸿雁。比喻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清·黄遵宪《已亥杂诗》:“鸿离鱼网惊相避,无信凭谁寄与渠。”
25.鱼鱼雅雅 形容车驾前行威仪整肃的样子。 唐 韩愈《元和圣德诗》:“驾龙十二,鱼鱼雅雅。”
26.鱼与熊掌 比喻都很想得到,难以抉择的事物。 语本《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7.池鱼之虑 谓担忧无端受累遭灾。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罗店镇志》:“讹传丁国恩率大兵会剿罗店,盖以吾镇贼曾踞巢穴,人人抱池鱼之虑,一时惊惶无措,各扶老携幼避匿四乡,半皆露宿。”
28.雁素鱼笺 亦作\'雁素鱼笺\'。指书信。 明·邵璨《香囊记·途叙》:“雁素鱼笺,离愁满怀谁与传。”
29.涸辙枯鱼 用以比喻陷处困境,急待救援的人或物。 明·张景《飞丸记·怜儒脱难》:“吹嘘一点灵犀热,涸辙枯鱼沐浩波。”
30.鱼烂取亡 见“[[鱼烂而亡]]”。 梁启超《中国国债史》:“即微外国债主之干涉,而鱼烂取亡之气象,犹岌岌不可终日也。”
 291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