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龙的成语

有关龙的成语(共找到406条成语)
词语解释出处
1.神龙马壮 谓像骏马一样的有精神。 欧阳山《苦斗》:“那时候,一个个青年人都是神龙马壮,气吞牛斗。”
2.游云惊龙 游动飘逸的云彩,矫健惊飞的神龙。形容书法笔势遒劲奔放,连绵多变。 《晋书·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3.虎略龙韬 1.兵书的代称。2.亦指用兵的谋略。 明·刘基《悲杭城》诗:“一朝奔迸各西东,玉斝金杯散蓬荜。清都太微天听高,虎略龙韬缄石室。”
4.龙腾虎掷 同“龙腾虎蹴”。 清·夏清贻《何日醒·东三省》:“战鼓三挝,龙腾虎掷挪。”
5.凤附龙攀 后以\'凤附龙攀\'谓依附帝王权贵建功立业。 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
6.一龙九种,种种有别 比喻各人的品质、爱好都不相同。
7.虎变龙蒸 谓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明 汤显祖《紫钗记 节镇还朝》:“君侯膺归衮之期,贱子附迁莺着役。风期未远,存问非遥。虎变龙蒸,风云自爱。”
8.虎符龙节 虎符:古代铜制虎形兵符;龙节:古代邦国使臣用的金制龙形凭证。比喻重要的凭证 唐·卢纶《送从叔牧永州》诗:“虎符龙节昭歧路,何苦愁为江海人。”
9.龙盘凤逸 喻怀才不遇。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即声誉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10.龙跳虎卧 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萧思话书走墨连绵,字势屈强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11.凤翥龙翔 龙飞凤舞,形容气势非凡的样子。 明·张居正《陵寝纪》:“山趋水会,凤翥龙翔,信乾坤之……”
12.龙章凤函 喻文采炳焕。 明·李东阳《赠太子太保缜远侯顾公合葬墓志铭》:“龙章凤函,天子有诰。”
13.贯斗双龙 形容才能拔萃超群。 据《晋书·张华传》载:“晋张华善望气,见斗牛间常有紫气,固命雷焕为丰城令访之。焕到县,掘狱屋基,得龙泉、太阿两宝剑,华与焕各佩其一。后华死,失剑所在。焕死,焕子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下续示例]
14.鼍愤龙愁 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宋·苏轼《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诗:“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
15.虎据龙蟠 见\'虎踞龙盘\'。 北周 庚信《哀江南赋》:“昔之虎据龙蟠,加以黄旗紫气;莫不随狐兔而窟穴,与风尘而殄悴。”
16.龙韬豹略 指兵法。 明 宋濂《走笔送金贤良》诗:“蛋雨蛮烟十年梦,龙韬豹略一生心。”
17.马如游龙 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18.烹龙炰凤 烹:煮。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艺术技巧高明。 唐·李贺《将进酒》诗:“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帷绣幕围香风。”
19.龙骧虎峙 见“[[龙骧将军]]”。 明·方孝孺《春秋诸君子赞·公子友》:“龙骧虎峙,蛇豕屏窜。”
20.烹龙庖凤 见\'烹龙炮凤\'。 宋·杨万里《西溪先生和陶诗序》:“东坡以烹龙庖凤之手,而饮木兰之坠露,餐秋菊之落英者也。”
21.龙拏虎掷 犹言龙争虎斗。 宋·喻汝砺《八阵图》诗:“笑云此公大肚皮,龙拏虎掷填胸胄。”
22.黑古龙冬 同\'黑古隆咚\'。
23.雕龙画凤 刻绘的龙凤。 胡世香《巧取陈家寨》:“门上雕龙画凤,粉壁衬着红漆家具,分外耀眼。”
24.龙翔凤翥 ①喻瀑布飞泻奔腾。②喻神采飞扬。 清·顾炎武《杭州》诗:“宋世都临安,江山已失据。犹夸天目山,龙翔而凤翥。”
25.老迈龙钟 年老体弱,举止行动不灵活。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当日来时是何等样精力强壮,那知如今老迈龙钟,如同一场春梦。”
26.得婿如龙 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汉李赝、孙秀俱娶太尉恒焉女,时人谓恒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
27.云蒸龙变 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论》:“[魏豹、彭越]得摄尺寸之柄,其云蒸龙变,欲有所会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辞云。”
28.龙骧虎啸 喻气概威武。 清·汉血愁予《崖山哀·胡闹》:“忽必烈坐宝帐龙骧虎啸,占住了燕京城铁裹铜包。”
29.跨凤乘龙 比喻夫妻双宿双飞。 明 单本《蕉帕记 备聘》:“喜融融,好似萧郎秦女,跨凤乘龙。”
30.龙腾虎踞 势力强盛,雄据一方。 晋·葛洪《抱朴子·钦士》:“彼虽降高抑满,以贵下贱,终亦并目以远其明,假耳以广其聪,龙腾虎踞,宜其然也。”
 406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