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春的成语

有关春的成语(共找到158条成语)
词语解释出处
1.一室生春 整个房间里充满了愉快欢乐的气氛。
2.月旦春秋 比喻评论人物的好坏。 《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劭从兄)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3.春风雨露 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宋·王清惠《满江红·题驿壁》:“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4.春诵夏弦 .1.亦作\"春诵夏弦\"。2.《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郑玄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本谓应按季节而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后亦以泛指学习咏诵。 西汉 戴圣《礼记 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
5.春露秋霜 谓春秋两季因感于时令变化而缅怀或祭祀祖先。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6.腊尽春来 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回来了。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回:“且说腊尽春来,到了正月初四日。”
7.齿牙春色 形容爽朗地大笑。 宋·陶彀《清异录·作用》:“娄师德位贵而性通豁,尤善捧腹大笑。人谓师德笑,为齿牙春色。”
8.春秋之义 春秋时代通行的义法,即以王命为重,处理好上下、大小的关系。
9.寒木春华 寒木,指松柏等耐寒的树木。春华,即春花。寒木春华指寒木不凋、春花吐艳。比喻各有所长。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刘应之曰:‘既有寒木,又发春华,何如也?’”
10.春和景明 春光和煦,景色明媚。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11.秋月春花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2.春风一度 指男女交欢一次。 元·王实甫《四丞相高会丽春堂》第三折:“老夫为官,不如在此闲居也……到今日身无所如,想天公也有安排我处,可不道吕望严陵自千古,这便算的我春风一度。”
13.化雨春风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
14.枯树逢春 已枯之树又重获生机。喻绝境逢生。 《景德传灯录·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15.春风夏雨 比喻教育给人的感化和恩泽。 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1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火不能烧尽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7.九十春光 九十:90天;春光:指春天。指整个春天。 五代·南唐·陈陶《春归去》:“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
18.秋菊春兰 春天的兰花和秋天的菊花。多比喻物擅其长,各具其美。
19.桃李春风 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宋·杨万里《送刘童子》诗:“长成来奏三千牍,桃李春风冠集英。”
20.春秋无义战 春秋时代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21.春归人老 比喻花容月貌,指女人青春已过,人老珠黄。 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三折:“只怕你春归人老,花残月缺,树倒根摧。”
22.口角春风 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6回:“你近日与道台好相与,万望口角春分,我就一步升天,点了买办差,就过的日子了。”
23.春去秋来 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明 刘基《大堤曲》:“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24.春蛙秋蝉 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晋·杨泉《物理论》:“夫虚无之谈,尚其华藻,此无异于春蛙秋蝉,聒舌而已。”
25.桃花春水 即桃花水。指春汛。
26.春来秋去 秋天过去,春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山坡羊》:“春来秋去泉东泻,芳颜不似前潇洒。”
27.春宵一刻 欢乐时光的可贵,一刻不可贻误。 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28.富于春秋 指年轻,年少。 《史记·曹相国世家》:“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
29.春秋笔法 春秋:指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春秋》,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书《春秋》整理而成,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历史。笔法: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孔子修订《春秋》,行文中暗寓褒贬,其中增一字、减一字都有“微言大义”,故称之为“春秋笔法”。后指文字简短精练、文笔婉转而隐含褒贬意思的写作手法。 宋 俞文豹《吹剑录》:“盖纯用《春秋》笔法也。”
30.料峭春风 初春的寒冷。
 158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